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怡然专利>正文

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328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蓄水渠、水泥毯、排盐机构、水泵、过滤器、引水管、输水管及滴灌系统;所述水泥毯连续覆盖于蓄水渠的边坡及渠底;所述排盐机构包括排盐管、保护布及强制排水系统,排盐管沿蓄水渠的走向埋藏于渠底以下一定深度,排盐管的端部连接强制排水系统。该方法的特点是边改良边利用,在重盐碱地进行双地膜无土栽培农作物;用蓄水渠收集雨水并适当补充淡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蓄水渠集水库、灌沟、排沟于一身,成本低廉;排盐管深埋有利于彻底脱盐;改良初期用双地膜无土栽培高效农作物的亩收入是传统盐碱地栽培方法的10倍以上;充分利用雨季蓄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土地改良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改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改良盐碱地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传统的盐碱地改良,无论是工程改良、生物改良还是化学改良盐碱地,都是围绕减轻土壤盐分危害形成各种配套技术。因此,水资源是改良盐碱地的关键因素。为了缓解水资源的缺乏,兴建水库仍是目前蓄水的主要手段,但兴建水库的投资很大。为了实现排盐专业化,各种各样的排盐管应运而生。但目前排盐管一般设于大田且埋深较浅,一般在地下0.6-0.8m,排沟的深度一般也只在1.5-1.7m,对于环海重盐碱地排盐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就改良困难的环海重盐碱地而言,采用常规栽培措施的情况下在改良初期一般不能种植植物或只能种植耐盐碱的低价值植物,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资小、排盐快、改良初期可以种植高价值植物的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包括蓄水渠、水泥毯、排盐机构、水泵、过滤器、引水管、输水管及滴灌系统;所述水泥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渠、水泥毯、排盐机构、水泵、过滤器、引水管、输水管及滴灌系统;所述水泥毯连续覆盖于蓄水渠的边坡及渠底;所述排盐机构包括排盐管、保护布及强制排水系统,排盐管沿蓄水渠的走向埋藏于渠底以下一定深度,排盐管的端部连接强制排水系统,排盐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椭圆形管孔,保护布包裹于排盐管的外围;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引水管、出水端连接输水管;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输水管、出水端连接滴灌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渠、水泥毯、排盐机构、水泵、过滤器、引水管、输水管及滴灌系统;所述水泥毯连续覆盖于蓄水渠的边坡及渠底;所述排盐机构包括排盐管、保护布及强制排水系统,排盐管沿蓄水渠的走向埋藏于渠底以下一定深度,排盐管的端部连接强制排水系统,排盐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椭圆形管孔,保护布包裹于排盐管的外围;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引水管、出水端连接输水管;所述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输水管、出水端连接滴灌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渠的深度在2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布的周围设有滤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采用中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盐管的埋藏位置距渠底0.5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布采用无纺布。7.一种环海重盐碱地高效改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环海重盐碱地进行边改良边利用,其具体方法如下:(1)改良方法:建设深达2m以上的蓄水渠,蓄水渠的边坡及渠底均匀覆盖水泥毯;在渠底0.5m以下的位置埋设排盐管,排盐管的的外围包裹无纺布,无纺布的周围充填中砂作为滤料层;排盐管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怡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