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325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其中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定子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其中定子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以将第一壳体、定子和第二壳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电机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及安装,且转动轴具有通孔,方便穿设走线,节省空间,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机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在传动器械中,电机是不可少的器件。一般情况下,电机的转动轴转动可以带动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转动器件转动。目前,市面上的电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及拆卸比较麻烦,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及安装,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其中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定子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其中定子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以将第一壳体、定子和第二壳体固定连接。其中,转动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第一轴承靠近第一壳体设置,第二轴承靠近第二壳体设置,且转子设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其中,第一轴承设置在转动轴的一端的顶部。其中,第一壳体朝向定子的一侧端设有第一凸起,其中第一凸起设有用于收容第一轴承的第一收容槽。其中,第一收容槽呈圆形状,且第一收容槽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轴承的外径。其中,第一收容槽设有与转动轴的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径等于转动轴的通孔的内径。其中,第二壳体朝向定子的一侧端设有第二凸起,其中第二凸起设有用于收容第二轴承的第二收容槽。其中,第二收容槽呈圆形状,且第二收容槽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轴承的外径。其中,第二收容槽设有第二通孔,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通孔中。其中,定子设有收容通孔,转子转动设置在收容通孔中,且收容通孔内设置有绝缘固定架,绝缘固定架间隔设有用于收容线圈的多个收容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其中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定子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其中定子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壳体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中,以将第一壳体、定子和第二壳体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电机的结构简单,方便拆卸及安装,且转动轴具有通孔,方便穿设走线,节省空间,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该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包括第一壳体10、定子11、转子12和第二壳体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定子11和第二壳体13呈矩形状设置。定子11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一侧端上。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定子11通电时会产生磁性,不通电时该定子11无磁性。转子12转动设置在定子11内,其中转子12中设置有转动轴121。应理解,转动轴121是固定在转子12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子12由磁性材料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定子11设有收容通孔,转子12转动设置在收容通孔中。进一步的,收容通孔内设置有绝缘固定架112,绝缘固定架112间隔设有用于收容线圈的多个收容卡槽113。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12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隔膜和第二绝缘隔膜,以通过第一绝缘隔膜和第二绝缘隔膜覆盖在绝缘固定架112的两侧端。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21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可用于容纳电线,能够有效节省空间。第二壳体13设置在定子11远离第一壳体10的一侧端上。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3分别设置在定子11的两侧端。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0、定子11和第二壳体13是并列设置的,可通过第一壳体10、定子11和第二壳体13当作该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固定框架,使得该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的结构简单。在本实施例中,定子11设有第一安装孔111,第一壳体10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01,第二壳体13设有与第一安装孔111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01和第三安装孔中,以将第一壳体10、定子11和第二壳体13固定连接。优选地,螺钉螺纹连接在第一安装孔111、第二安装孔101和第三安装孔中。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0、定子11和第二壳体13通过螺钉设置,这样方便拆卸及安装。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孔111的数量有4个,4个第一安装孔111间隔设置在定子11的四个角部;第二安装孔101的数量有4个,4个第二安装孔101间隔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四个角部;第三安装孔的数量有4个,4个第三安装孔间隔设置在第二壳体13的四个角部。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2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122和第二轴承123,其中第一轴承122靠近第一壳体10设置,第二轴承123靠近第二壳体13设置,且转子12设置在第一轴承122和第二轴承123之间。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在转子1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轴承122和第二轴承123,能够有效防止转子12从转动轴121上脱落。优选地,第一轴承122设置在转动轴121的一端的顶部,即第一轴承122与转动轴121的一端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朝向定子11的一侧端设有第一凸起102,其中第一凸起102设有用于收容第一轴承122的第一收容槽103。应理解,本实施例利用第一凸起102的第一收容槽103收容第一轴承122,能够有效稳定转子12,使转子12不会摆动。进一步的,第一收容槽103呈圆形状,且第一收容槽103的内径略大于第一轴承122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槽103设有与转动轴121的通孔对应的第一通孔104,且第一通孔104的内径等于转动轴121的通孔的内径。应理解,由于第一通孔104的内径等于转动轴121的通孔的内径,因此第一轴承122卡置在第一收容槽103内。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还设有接口卡槽105,其中接口卡槽105中设有与线圈电连接的接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3朝向定子11的一侧端设有第二凸起,其中第二凸起设有用于收容第二轴承123的第二收容槽。进一步的,第二收容槽呈圆形状,且第二收容槽的内径略大于第二轴承123的外径,使得第二轴承123可以收容在第二收容槽内。优选地,第二收容槽设有第二通孔,转动轴121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通孔中。也就是说,转动轴121的外径略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定子内的转子,其中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定子远离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所述定子内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定子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其中所述定子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中,以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定子;转动设置在所述定子内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中设置有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定子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端上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转动轴为中间设有通孔的中通轴,其中所述定子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三安装孔,以通过螺钉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中,以将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靠近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所述第二轴承靠近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且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轴具有通孔的新型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向所述定子的一侧端设有第一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用于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焰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火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