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311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包括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和监测主机,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和监测主机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包括风扇、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和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所述风扇和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均与烟雾探测器壳体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还包括避震卡槽;所述监测主机包括显示屏、监测主机线路板和监测主机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设置了避震卡槽,减小汽车在行驶过程因颠簸带来的影响,同时使用了温度补偿电路来补偿温度飘移,监测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分布式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均大幅增长,遥遥领先于其他客运运输方式的总和。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长途客运、城镇农村的短途客运中,客车都是方便的交通工具。2006年我国车辆产销量均超过720万量,其中乘用车520万量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车辆销售市场,2010年更是超过美国成为车辆生产消费的第一大国。与此同时,近年来客车和货车火灾事故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大型客车的火灾事故,由于人员相对集中,很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烈后果。常用的火灾探测装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一般的火灾探测装置安装于室内,汽车根据路况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颠簸,颠簸会给监测元件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二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厢长时间的暴晒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监测结果。因此,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能够随时对车厢内的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避免因抢救不及时造成驾驶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包括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和监测主机;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和监测主机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包括风扇、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和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包括若干避震卡槽,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与避震卡槽连接;所述风扇连接于火灾探测器壳体一侧;所述风扇与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包括半导体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补偿电路、检测电路、LED指示电路、电源电路和第一接口电路;所述半导体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温度补偿电路的输出端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LED指示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与第一接口电路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半导体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度补偿电路、检测电路、LED指示电路、第一接口电路和风扇电性连接;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避震卡槽分置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两个相对面;所述避震卡槽包括避震卡槽本体和若干避震弹簧;所述避震卡槽本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滑道与第一导轨配合;若干避震弹簧分置避震卡槽的上下两侧,且一端连接于避震卡槽本体的上下表面,另一端与火灾探测器壳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监测主机包括显示屏、监测主机线路板和监测主机壳体;所述显示屏与监测主机壳体固连;所述监测主机线路板连接于监测主机壳体内部,所述显示屏与监测主机线路板之间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采用彩色液晶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总线采用RS485。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1)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将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设置于车厢内的各个地方,将监测主机设置于驾驶室内,就可实现对车厢内部的监控,及时发现火灾隐患;(2)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装置所述的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内部设置有避震卡槽,将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设置于避震卡槽中,可以避免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给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的相关元件带来的影响,提高使用寿命;(3)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装置,内置了温度补偿电路,来补偿监测过程中的温度飘移,使监测更加准确。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烟雾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烟雾火灾探测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避震卡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所述监测主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至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包括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通过总线RS485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包括风扇101、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和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包括若干避震卡槽1031,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与避震卡槽1031连接;所述风扇101连接于火灾探测器壳体103一侧;所述风扇101与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电性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的一侧可拆卸,用于装载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为了快速发现火灾隐患,采用主动吸入方式把车厢内气体引入探测器进行检测,因而设置风扇101。与风扇相对的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包括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温度传感器1022、温度补偿电路1023、检测电路1024、LED指示电路1025、电源电路1026和第一接口电路1027;所述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和温度传感器1022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补偿电路102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温度补偿电路1023的输出端与检测电路1024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024的输出端与LED指示电路102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024与第一接口电路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026分别与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温度传感器1022、温度补偿电路1023、检测电路1024、LED指示电路1025、第一接口电路1027和风扇101电性连接。其中温度补偿电路1023用于提供温度补偿。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采用MP801型,温度传感器1022采用了PT100热电阻,检测电路1024采用STC15W408AS单片机。若干所述避震卡槽1031分置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两个相对面;所述避震卡槽1031包括避震卡槽本体1032和若干避震弹簧1033;所述避震卡槽本体1032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滑道1034,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内部设置有第一导轨1035,所述第一滑道1034与第一导轨1035配合;避震卡槽本体1032可沿第一导轨1035上下滑动,若干避震弹簧1033一端分别连接于避震卡槽本体1032的上下表面,另一端与火灾探测器壳体103固定。所述监测主机2包括显示屏201、监测主机线路板202和监测主机壳体203;所述显示屏201与监测主机壳体203固连;所述监测主机线路板202连接于监测主机壳体203内部,所述显示屏201与监测主机线路板202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监测主机线路板202包括控制电路204和第二接口电路205,所述第二接口电路205和第一接口电路1027通过RS485连接。其中控制电路采用了STC12C5A6S2单片机。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分别设置有第一总线插座104和第二总线插座206。所述监测主机壳体203内部有安装支柱2031,用于监测主机线路板202的安装。彩色液晶显示屏功耗低,能显示彩色图像,所述显示屏201采用彩色液晶显示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若干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包括风扇(101)、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和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包括若干避震卡槽(1031),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与避震卡槽(1031)连接;所述风扇(101)连接于火灾探测器壳体(103)一侧;所述风扇(101)与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若干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和监测主机(2)通过总线连接;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1)包括风扇(101)、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和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壳体(103)包括若干避震卡槽(1031),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与避震卡槽(1031)连接;所述风扇(101)连接于火灾探测器壳体(103)一侧;所述风扇(101)与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汽车火灾烟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火灾探测器线路板(102)包括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温度传感器(1022)、温度补偿电路(1023)、检测电路(1024)、LED指示电路(1025)、电源电路(1026)和第一接口电路(1027);所述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和温度传感器(1022)的输出端分别与温度补偿电路(1023)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温度补偿电路(1023)的输出端与检测电路(1024)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024)的输出端与LED指示电路(102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电路(1024)与第一接口电路(1027)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电源电路(1026)分别与半导体烟雾传感器(1021)、温度传感器(1022)、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泓李珉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