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3087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包括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内均设有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配合的管槽,所述第一传热块与供液回路连接,第二传热块与液冷回路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设有导热胶垫,所述导热胶垫通过粘胶与第一传热块、第二传热块连接;通过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将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之间进行连接,加快了热量之间的传递,解决了目前空气传热效率低、降温效果差的问题,给服务器实现快速降温,保证了服务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的传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服务器正在向高密集甚至是超高密集方向部署,以满足高性能计算服务。而在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与传统的风冷方式相比,目前大多数采用冷却效果更好的液冷服务器,液冷服务器之间的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之间的热量通过空气进行热传递,但是这种采用空气传递热量的方式,传热效率低,降温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通过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将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之间进行连接,实现在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了热量的快速交换,由原来的空气传递变为固体传递,加快了热量之间的传递,解决了目前空气传热效率低、降温效果差的问题,给服务器实现快速降温,保证了服务器的正常使用。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包括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内均设有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配合的管槽,所述第一传热块与供液回路连接,第二传热块与液冷回路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设有导热胶垫,所述导热胶垫通过粘胶与第一传热块、第二传热块连接。所述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的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第一传热块的下端与第二传热块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腿。所述第一传热块的一侧设有凸起块,所述第二传热块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凸起块与固定凹槽配合,所述导热胶垫的数量为两块,分别设于凸起块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的侧面均设有敞口的管槽,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设于管槽内。所述第一传热块包括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所述第二传热块包括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第一夹块的一侧与第三夹块的一侧设有插接孔,第二夹块与第三夹块的一侧设有插接柱,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均通过插接孔与插接柱的配合进行连接,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第四夹块的内侧面均设有管槽,管槽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配合。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连接的边缘处通过焊接固定,第三夹块与第四夹块的边缘处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插接孔设于第一夹块与第三夹块靠进四个边角的位置处,第一夹块与第三夹块的上端面、下端面均设有与插接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插接柱上设有固定孔,螺纹孔与固定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管槽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导热硅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将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之间进行连接,实现在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不连通的情况下实现了热量的快速交换,由原来的空气传递变为固体传递,加快了热量之间的传递,解决了目前空气传热效率低、降温效果差的问题,给服务器实现快速降温,保证了服务器的正常使用。2.本技术的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不仅能够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同时能够对液冷系统的管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管路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在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设置导热胶垫,能够让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传热速度,同时让连接更加牢固,避免间隙处发生滑动,保护了设备。4.本技术在第一传热块的下端与第二传热块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腿,能够起到支撑减压的作用,减轻液冷系统管路的负载,避免管路因负重而损伤。5.本技术通过凸起块与固定凹槽的配合不能能够为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在安装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两者对齐设置,同时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让连接更加牢靠。6.本技术的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的松紧度可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同时两者之间拆卸与组装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7.本技术在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的侧面均设有敞口的管槽,液冷系统的管路设于管槽内,配合方便,安装简单,便于操作与观察,利于检修。8.本技术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均有两块夹块组成,能够更好的对管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减少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让管路之间的冷热系统热交换更加迅速,保证了导热率。9.本技术将夹块之间通过插接柱与插接孔的配合,能够保证夹块之间配合的整齐性与严密性,同时保证连接的牢固性。10.本技术在管槽与管路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导热硅脂,能够增加管路与快速传热块的连接面积,减小缝隙,提高传热效率,保证热传递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快速传热块只安装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图中,1-第一传热块;101-第一夹块;102-第二夹块;103-固定凹槽;2-第二传热块;201-第三夹块;202-第四夹块;203-凸起块;3-固定螺栓;4-连接耳;5-插接孔;6-液冷回路;7-供液回路;8-导热胶垫;9-支撑腿;10-插接柱;1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液冷回路6与供液回路7,包括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均采用紫铜块材质,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内均设有与管路配合的管槽,所述第一传热块1与供液回路7连接,第二传热块2与液冷回路6连接,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之间设有导热胶垫8,所述导热胶垫8通过粘胶与第一传热块1、第二传热块1连接。为了实现快速组装,所述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的侧面均设有敞口的管槽,直接将管路安装在管槽内即可,所述管槽与管路之间的缝隙处填充有导热硅脂,将缝隙进行填充,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为了便于拆卸与操作,所述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的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4,连接耳4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为了减轻管路的负载,所述第一传热块1的下端与第二传热块2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腿9。所述第一传热块1的一侧设有凸起块203,所述第二传热块2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103,凸起块203与固定凹槽103配合,所述导热胶垫9的数量为两块,分别设于凸起块203的上、下两侧。在进行安装时,先安装第一传热块1,将供液回路7的管路设于管槽内,然后将导热胶垫8贴在凸起块203的上、下两侧,然后安装第二传热块2,使液冷回路6的管路与第二传热块2的管槽配合,同时凸起块203与固定凹槽103配合,然后通过螺栓将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进行固定,在管槽与管道的缝隙处加上导热硅脂,保证传热效率。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进行对比,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传热块1与第二传热块2的结构不同。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传热块1包括第一夹块101与第二夹块102,所述第二传热块2包括第三夹块201与第四夹块202,第一夹块101的一侧与第三夹块201的一侧设有插接孔5,第二夹块102与第三夹块201的一侧设有插接柱10,第一夹块101与第二夹块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内均设有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配合的管槽,所述第一传热块与供液回路连接,第二传热块与液冷回路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设有导热胶垫,所述导热胶垫通过粘胶与第一传热块、第二传热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液冷服务器系统包括液冷回路与供液回路,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内均设有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管路配合的管槽,所述第一传热块与供液回路连接,第二传热块与液冷回路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之间设有导热胶垫,所述导热胶垫通过粘胶与第一传热块、第二传热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的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耳,连接耳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热块的下端与第二传热块的下端均设有支撑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热块的一侧设有凸起块,所述第二传热块的一侧设有固定凹槽,凸起块与固定凹槽配合,所述导热胶垫的数量为两块,分别设于凸起块的上、下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服务器系统的快速传热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热块与第二传热块的侧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