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06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液晶层;阵列基板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为沟道区;彩膜基板包括多个隔垫物,隔垫物的位置与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隔垫物包括高度相同的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主隔垫物对应的沟道区为主沟道区,阵列基板还包括填充于主沟道区的主支撑物,主支撑物的高度大于主沟道区的深度并在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主隔垫物与凸起结构相接触并抵接。通过在阵列基板设置主支撑物形成凸起结构以实现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之间的高度差,由于无需使用Half Tone光罩形成高度不一致的隔垫物,因此,不会对隔垫物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还可以避免由于组立偏差引起的隔垫物滑落至沟道区而引起的支撑能力变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愈来愈成熟,使得显示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各种信息产品中,例如笔记型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慧型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携带式信息产品上。显示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阵列基板1、一彩膜基板2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1与彩膜基板2之间的一液晶层3。其中,阵列基板1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栅极11、栅极绝缘层12、有源层13、漏极14、源极15、第一绝缘层16、与漏极14导通的像素电极17、第二绝缘层18以及公共电极19,源极14和漏极15之间为沟道区。彩膜基板2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黑色矩阵层(BM)21、滤光层22及保护层23,滤光层22可具有一红色滤光部(R)22a、一绿色滤光部(G)22b及一蓝色滤光部(B)22c。此外,彩膜基板2还设置有隔垫物支撑在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之间,以形成液晶间隙(CellGap),在液晶间隙内填充液晶以形成液晶层。隔垫物包括主隔垫物24a和辅隔垫物24b,由于两者高度不相同,故主隔垫物24a和辅隔垫物24b的两顶面具有一高度差H。其中,主隔垫物24a和辅隔垫物24b分别为一光阻材料,分别对应于黑色矩阵层(BM)21,且设置于保护层23上。图1的液晶显示面板以一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PS)式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因此,彩膜基板上并没有透明导电层。不过,在其他的垂直切换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例如扭转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液晶显示面板,保护层与隔垫物之间则会具有一透明导电层以作为公共电极。当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密度(PPI)要求高的情况下,因为空间有限,像素单元(Pixel)设计的比较小,彩膜基板2的主隔垫物24a和辅隔垫物24b的位置与阵列基板1侧的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一般采用HalfTone的PS光罩形成不同高度的主隔垫物24a和辅隔垫物24b。一方面,对于高像素密度(PPI)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组立偏差,彩膜基板上的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容易滑落至阵列基板的沟道区,影响支撑能力,同时影响设计的隔垫物的密度。另一方面,HalfTone光罩是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形成隔垫物,较高曝光强度会对较低曝光强度的隔垫物造成影响,使其支撑强度变低。有鉴于此,本技术申请人针对上述液晶显示面板设计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了满足高像素密度的需求,其隔垫物容易滑落至薄膜晶体管开关的沟道导致支撑能力变低的问题;另外在使用HalfTone的光罩制成有高度差的隔垫物中,由于HalfTone的光罩制程中会对隔垫物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阵列基板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极以及漏极,源极和漏极之间为沟道区;彩膜基板包括多个隔垫物,隔垫物的位置与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其中,隔垫物包括高度相同的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主隔垫物对应的沟道区为主沟道区,辅隔垫物对应的沟道区为副沟道区,阵列基板还包括填充于主沟道区的主支撑物,主支撑物的高度大于主沟道区的深度并在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主隔垫物与凸起结构相接触并抵接。优选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像素电极,第一绝缘层覆盖源极和漏极,像素电极设置在像素区域中并且经由接触孔连接至漏极。优选地,主支撑物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与主沟道区之间;或者主支撑物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远离主沟道区的一侧。优选地,主支撑物与第一绝缘层为一体结构。优选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和公用电极,第二绝缘层覆盖像素电极,公用电极设置在第二绝缘层远离像素电极的一侧。优选地,阵列基板还包括填充在副沟道区的副支撑物,副支撑物的高度等于副沟道区的深度且在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平坦结构。优选地,副支撑物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与副沟道区之间;或者副支撑物设置在第一绝缘层远离副沟道区的一侧。优选地,副支撑物与第一绝缘层为一体结构。优选地,彩膜基板还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滤光层以及保护层,多个隔垫物设置在保护层上,黑色矩阵层覆盖隔垫物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在阵列基板设置主支撑物形成凸起结构以实现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之间的高度差,一方面由于无需使用HalfTone光罩形成高度不一致的隔垫物,因此,不会对隔垫物的支撑强度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由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组立偏差引起的隔垫物滑落至沟道区而引起的支撑能力变低,同时也可以避免设计的隔垫物的密度变大或变小。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200、阵列基板100以及设置于彩膜基板200与阵列基板100之间的液晶层300,其中,阵列基板100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10上的栅极111、栅极绝缘层112、有源层113、源极115以及漏极114,源极115和漏极114之间为沟道区;彩膜基板200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10上的黑色矩阵层211、滤光层、保护层213以及多个隔垫物,黑色矩阵层211覆盖隔垫物在第二衬底基板210上的正投影,隔垫物的位置与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其中,隔垫物包括高度相同的主隔垫物214a和辅隔垫物214b,主隔垫物214a对应的沟道区为主沟道区,辅隔垫物214b对应的沟道区为副沟道区,阵列基板100还包括填充于主沟道区的主支撑物120a,主支撑物120a的高度大于主沟道区的深度并在阵列基板100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主隔垫物241a与凸起结构相接触并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支撑物120a的高度可以为0.8um~1um,以实现在阵列基板100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例如,可以为0.8um、0.85um、0.9um、0.95um、1um等,其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梯形、半椭圆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00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极以及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为沟道区;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隔垫物,所述隔垫物的位置与所述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隔垫物包括高度相同的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所述主隔垫物对应的所述沟道区为主沟道区,所述辅隔垫物对应的所述沟道区为副沟道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主沟道区的主支撑物,所述主支撑物的高度大于所述主沟道区的深度并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所述主隔垫物与所述凸起结构相接触并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依次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栅极、栅极绝缘层、有源层、源极以及漏极,所述源极和漏极之间为沟道区;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个隔垫物,所述隔垫物的位置与所述沟道区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所述隔垫物包括高度相同的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所述主隔垫物对应的所述沟道区为主沟道区,所述辅隔垫物对应的所述沟道区为副沟道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填充于所述主沟道区的主支撑物,所述主支撑物的高度大于所述主沟道区的深度并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所述主隔垫物与所述凸起结构相接触并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源极和漏极,所述像素电极设置在像素区域中并且经由接触孔连接至所述漏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主沟道区之间;或者,所述主支撑物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主沟道区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珊珊魏明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