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90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属于一种拦截并清捞出水中漂浮物及其他杂物的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粗、中、细格栅合为一体,细格栅在下,粗格栅(或中格栅)在上。下部细格栅用于流量小而拦截尺寸要求高(栅条间距小)的情况;而整座格栅(包括下部细格栅及上部粗或中格栅)用于流量大而拦截尺寸要求小(栅条间距大)的情况。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单台格栅具有服务多种工况的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的减少设备体积或数量,减少设备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给排水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拦截并清捞出水中漂浮物及其他杂物的设备, 尤指格栅除污机结构。
技术介绍
格栅除污机作为一种给排水设备,起着拦截并清捞出水中漂浮物及其他杂物的作用。目 前使用的格栅除污机种类较多,其中依据栅条间隙宽度划分,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类型的 格栅除污机,分别用于拦截并清捞出水中一定尺寸的漂浮物及其他杂物。在流量一定的条件下,栅条间隙越小,可拦截杂物的尺寸越小,但栅条数量相应增多, 设备总宽度增大;同时,栅条间隙越小,水流过栅水头损失也越大。因而导致设备费用和运 行成本增加,以及占地面积增加。相反,流量一定的条件下,如增加栅条间隙,设备总宽度 可减小,水流过栅水头损失也越小,从而降低设备费用、运行成本以及占地要求,但栅条间 隙增大后不一定能满足拦截要求。因此, 一台栅条间隙确定的格栅除污机往往只适用于一个 工况、 一定的流量以及一定的拦截杂物尺寸。在实际中,存在需要应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况例如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系统泵站的格栅除污机需要满足两种工况①.晴天的时候, 进入泵站的主要是旱流污水,水量小,管道充满度小(管道中水深较浅)。在这种情况下,泵 站格栅的栅条高度不需太高(因为水深较浅),格栅拦截杂物的尺寸要求高(这是因为栅条间 距一般取决于水泵口径,晴天泵站运行污水泵,污水泵口径较小(相对雨水泵),要求水中杂 物尺寸不能超过一定尺寸,否则污水泵容易损坏。),格栅间隙小, 一般为10 25毫米左右。 ②.在雨天的时候,进入泵站的是雨水和污水,流量大,管道充满度大(管道中水深较深,远 大于旱天的情况),格栅拦截杂物尺寸要求相对低(这是因为栅条间距一般取决于水泵口径, 雨天泵站运行雨水泵,雨水泵要求水中杂物尺寸不能超过一定尺寸,否则雨水泵容易损坏。 同一泵站中,因为雨水泵的口径一般远大于污水泵,因而对水中杂物的尺寸要求要低的多), 格栅间隙大, 一般为40 80毫米左右。为解决以上类似问题,如按最不利的条件(最大流速,最细的格栅间距)设置格栅除污 机,或者采用两套(或多套)格栅除污机,都会增大设备投资、增加运行管理费用以及场地 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可以服务两个或多个工况要求, 扩大其使用范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包括格栅,其特征在于该格栅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该第一格栅设置于底部,具有第一种规格的过滤间隙;第二格栅设置于第一格栅之上,具有 第二种规格的过滤间隙。进一步,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都采用栅条结构。或,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都采用栅网结构。或,第一格栅采用栅条结构,第二格栅都采用栅网结构。或,第一格栅采用栅网结构,第二格栅釆用栅条结构。还包括第三格栅,其设置于第二格栅之上,第三格栅具有第三种规格的过滤间隙。 第三格栅可采用栅条结构或栅网结构。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还可以采用能达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其他结构。本技术对常规栅除污机的格栅进行改进,将其底部(即格栅竖立后底部) 一定高度 内栅条间距加密,成为细格栅,从而满足小水量而又拦截要求高的情况;细格栅以上部分仍 为中或粗格栅,当水量增大,没过细格栅后,启用粗或中格栅,以满足水量大而又拦截要求 低的情况。本技术同一格栅除污机的格栅结构包括多种形式,过滤间隙也可根据实际情 况设置多种,每种格栅的高度根据水量要求确定,实现了单台格栅具有服务多种工况的能力。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格栅除污机将粗、细格栅合为一体,同一面格栅具有 不同尺寸的栅条间隙,可以服务两个或多个工况要求,使用范围得到扩大,可有效的减少设 备和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以达到最经济合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的格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台改进后的格栅除污机的栅条部分,直立安装后,其底部 是高度为H1的第一格栅,其采用第一种规格的过滤间隙,即栅条间距hl;高度为H2第二 格栅设置于第一格栅之上,其采用第二种规格的过滤间隙,即栅条间距h2。细格栅部分,栅条间距hl较小,以满足水量小而又拦截要求高的情况,其高度H1根据 小水量时的淹没深度确定。其上部为粗格栅部分,栅条间距h2较大,以满足水量大而拦截要求低的情况,H2+H1的总高度根据大水量的淹没条件确定。hl、 h2的选择标准可以根据国家相关设计规范确定,如hl —般为10 25mm, h2 —般 为40 100mm;而H1, H2则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本技术技术同一格栅除污机的格栅不限两种栅条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种。本技术格栅栅条分为两段,下部为细格栅,上部为粗格栅。其中细格栅部分其栅条 高度、栅条间隙以及过水流量的需满足前述工况一的要求;格栅上部为粗格栅,粗格栅的栅 条间隙、整座格栅栅条高度(下部细格栅+上部粗格栅)、整座格栅(包括上部细格栅及下部 粗格栅)过水流量均满足前述工况二的流量要求。在分流制排水系统中,雨水泵站的格栅也需要满足两种工况初期雨水流量小,水中杂 物多,拦截杂物尺寸要求高;后期雨水流量大,水中杂物少,拦截杂物尺寸可适当增大。本技术不限格栅采用栅条的情况下栅条的间隔上下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情 况,还包括格栅采用栅网的情况下栅网网眼尺寸上下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情况,格 栅采用栅网、栅条的组合情况,以及其他为达到类似目的而采用的粗细格栅除污机的组合情 况。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技术。 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 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 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对于本技术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包括格栅部分,其特征在于该格栅部分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该第一格栅设置于底部,具有第一种规格的过滤间隙;第二格栅设置于第一格栅之上,具有第二种规格的过滤间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都采用栅条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都采用栅网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格栅采用栅条结 构,第二格栅都采用栅网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格栅采用栅网结 构,第二格栅采用栅条结构。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三格栅,其设置于第二格栅之上,第三格栅具有第三种规格的过滤间隙。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格栅采用栅条结 构。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格栅采用栅网结 构。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属于一种拦截并清捞出水中漂浮物及其他杂物的设备。本技术将粗、中、细格栅合为一体,细格栅在下,粗格栅(或中格栅)在上。下部细格栅用于流量小而拦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格栅除污机结构,包括格栅部分,其特征在于:该格栅部分包括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该第一格栅设置于底部,具有第一种规格的过滤间隙;第二格栅设置于第一格栅之上,具有第二种规格的过滤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达市政交通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