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2887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厂节能环保技术领域,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解决了现有电站锅炉回转式空预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漏风以及低温腐蚀的问题,包括空预器转子,空预器转子包括烟气侧烟仓、一次风仓和二次风仓,空预器转子上部位于二次风仓靠近一次风仓的区域设置有风罩,风罩连接有热风管道,热风管道连接有高温增压风机,高温增压风机连接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通过热风管道连接有独立风仓,独立风仓为空预器转子底部二次风仓内靠近烟气侧烟仓的分隔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空预器漏风及换热元件低温腐蚀问题,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
本技术属于火力发电厂节能环保
,是一种新型的预防、解决空预器转子换热元件堵塞及空预器漏风,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装置,主要针对大型火力发电厂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计。
技术介绍
我国火力发电厂面对新的能源格局,节能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而火电厂的一些系统和设备需要不断的技术进步,空气预热器属于电厂锅炉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况对锅炉效率、煤耗影响较大。目前针对空预器有多种密封技术,主要目的是减小空预器动静接触部位间隙,减小漏风;但目前几乎所有机组都安装了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脱硝装置,过喷氨量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形成硫酸氢铵不可避免,其正好在空预器中温段凝结、附着于换热元件表面,造成堵塞,加大转子出入口压差,加剧漏风,一味采取减小间隙的密封技术,并不能彻底解决空预器漏风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针对电厂空预器堵塞的问题,可以采取减小动静接触密封间隙的密封技术,也可以采取疏通转子换热元件堵塞的技术方案,减小压差,从而减小漏风。大量的研究结果可知,硫酸氢铵在147℃~200℃为其凝结温度,而空预器中低温段换热元件正好处于这个温度区间,所以容易凝结附着于换热元件金属表面,累积而形成堵塞。而大于220℃,硫酸氢铵直接气化并随气流带走,从而疏通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站锅炉回转式空预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漏风以及低温腐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包括空预器转子,空预器转子包括烟气侧烟仓、一次风仓和二次风仓,空预器转子上部位于二次风仓靠近一次风仓的区域设置有风罩,风罩连接有热风管道,热风管道连接有高温增压风机,高温增压风机连接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通过热风管道连接有独立风仓,独立风仓为空预器转子底部二次风仓内靠近烟气侧烟仓的分隔空腔。热风管道内靠近风罩位置设置有风机入口风温测点和风机入口压力测点,热风管道内位于独立风仓和电加热系统范围内设置有风机出口温度测点及风机出口压力测点。电加热系统包括电加热装置和电加热控制箱,电加热装置设置在热风管道上,且电加热装置连接有电加热控制箱,电加热控制箱连接有风机出口温度测点。空预器转子设置有转子上部扇形板,风罩呈喇叭口状,风罩入口端面平行于空预器转子的上端面,风罩入口区域覆盖空预器转子中心到边缘的扇形区域,风罩入口面积占二次风仓内转子扇形通流面的1~2格。热风管道与独立风仓连接位置的密封采用软密封。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特定技术特征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是针对回转式空预器转子预防堵塞形成、疏通堵塞通道的技术,设计了具体的热风加热系统,与减小间隙密封技术完全不同,主要是利用堵塞物的凝结和气化的温度特性,采用热风对其进行加热,预防堵塞形成以及疏通现有堵塞物,减小压差、减小漏风,并充分利用加热后转子温度升高缩小了与烟温的温差,也即提高了出口烟温,可有效避免低温腐蚀,该装置具有工艺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同时根据回转式空预器转子换热元件堵塞物形成机理以及空预器结构、运行特点,利用硫酸氢铵形成的化学性质、随温度相态变化的物理性质,设计了热风加热系统,有效降低了空预器漏风及换热元件低温腐蚀问题,大大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示意图;图2为空预器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预器转子,2-转子上部扇形板,3-烟气侧烟仓,4-一次风仓,5-二次风仓,6-风罩,8-风机入口风温测点,9-风机入口压力测点,10-热风管道,11-高温增压风机,12-电加热控制箱,13-电加热装置,14-风机出口温度测点,15-风机出口压力测点,16-独立风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空预器转子1包括烟气侧烟仓3、一次风仓4、二次风仓5、风罩6、热风管路10、风机出口温度测点14、风机出口压力测点15、高温增压风机11、电加热控制箱12、电加热装置13,以及设置在空预器转子1下部二次风仓5内的独立风仓16。其中,独立风仓16由空预器转子1下部的扇形板以及二次风仓5内增加的风仓外壳组成。风罩6置于空预器转子1上部二次风仓5靠近一次风仓4的区域,由于经过一次风仓4的风未冷却完全,故此区域的风温较高。经热风管道10引出的高温二次风由高温增压风机11增压后吹入空预器转子1下部二次风仓5靠近烟气侧烟仓3设置的独立风仓16,高温风流过空预器转子1并对换热元件加热后,与二次风仓5内原二次风混合。换热元件被加热,附着于表面的硫酸氢铵气化并随加热二次风带走,达到疏通堵塞的目的。空预器转子1被加热后旋转进入烟气侧烟仓3继续加热,与原设计相比,缩小了换热元件刚进入烟气侧烟仓3时与烟气的温差,消除了硫酸氢铵凝结的温度基础,避免了空预器低温段可能发生的低温腐蚀。可见,高温风取自空预器转子1上部二次风仓5靠近一次风仓4的高温区域,热风收集采用喇叭口状风罩6连接热风管道10的抽取方式;从二次风仓5抽出的热风流经高温增压风机11增压,高温增压风机11运行采用变频控制,增压后的热风吹入空预器转子1底部从二次风仓5分离出的独立风仓16后,最终与上部的二次风混合。进一步的,在高温增压风机11的出入口管道上分别设有压力和温度传感器,用以对高温增压风机11和电加热系统进行控制,同时对整体系统运行进行监测。其中,风机出口温度测点14与电加热控制箱12连接,风温控制在220℃~320℃之间,超320℃停用电加热。在锅炉启动初期、低负荷工况以及低于220℃时自动启动电加热装置13。同时,对二次风仓5与热风管道10系统进行压力监测,避免系统振动。锅炉运行中,空预器转子1按照一次风——二次风——烟气方向旋转,风罩6置于二次风仓5靠近一次风仓4风温较高的部分,抽取二次风仓5中的高温二次风,在风罩6和高温增压风机11的共同作用下,经高温增压风机增压,吹入空预器转子1底部设置的独立分仓16,然后进入靠近转子的烟气侧,加热换热元件后,最终进入上部二次风仓5与原二次风混合。热风管道10与独立风仓16连接位置的密封采用软密封,以免膨胀量不同,撕裂外壳或者引起热风管道10变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也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进行组合,这些改进及组合形成的技术方案也应视为本技术的权力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包括空预器转子(1),其特征在于:空预器转子(1)包括烟气侧烟仓(3)、一次风仓(4)和二次风仓(5),空预器转子(1)上部位于二次风仓(5)靠近一次风仓(4)的区域设置有风罩(6),风罩(6)连接有热风管道(10),热风管道(10)连接有高温增压风机(11),高温增压风机(11)连接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通过热风管道(10)连接有独立风仓(16),独立风仓(16)为空预器转子(1)底部二次风仓(5)内靠近烟气侧烟仓(3)的分隔空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包括空预器转子(1),其特征在于:空预器转子(1)包括烟气侧烟仓(3)、一次风仓(4)和二次风仓(5),空预器转子(1)上部位于二次风仓(5)靠近一次风仓(4)的区域设置有风罩(6),风罩(6)连接有热风管道(10),热风管道(10)连接有高温增压风机(11),高温增压风机(11)连接有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通过热风管道(10)连接有独立风仓(16),独立风仓(16)为空预器转子(1)底部二次风仓(5)内靠近烟气侧烟仓(3)的分隔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式空预器利用二次热风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热风管道(10)内靠近风罩(6)位置设置有风机入口风温测点(8)和风机入口压力测点(9),热风管道(10)内位于独立风仓(16)和电加热系统范围内设置有风机出口温度测点(14)及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