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295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架,包括成型A板和成型B板,成型A板顶部设有料道口,成型A板底部设有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成型A板内设有料道、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均与料道相通,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架的开发成本低,模架内设置了多个冷却水路,多个冷却水路的布局简单、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架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架。
技术介绍
现时模具的应用涉及每项产品(大如汽车、航天、日用品、电器通讯、医疗产品设备等),只要是数量多的产品都会应用模具生产,而模架是模具不可分割的部分。现时对模架精度要求,会按不同层次按产品需求而定。模架是模具之半制成品,由各种不同的钢板配合零件组成,可以说是整套模具的骨架。现有的模架内部的冷却系统设计较为复杂,开发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水路分布合理、开发成本较低的模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架,包括成型A板和成型B板,所述的成型A板顶部设有料道口,所述的成型A板底部设有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A板内设有料道、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的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均与所述的料道相通,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布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包括第一进水支路、第一出水支路和和第一主水路,所述的第一进水支路与第一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一出水支路、第一主水路均与第一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路包括第二进水支路、第二出水支路和和第二主水路,所述的第二进水支路与第二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二出水支路、第二主水路均与第二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成型B板上设有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B板内设有第三冷却水路和第四冷却水路,所述的第三冷却水路、第四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布置;所述的第三冷却水路包括第三进水支路和第三出水支路,所述的第三进水支路、第三出水支路均与第一下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第四冷却水路包括第四进水支路和第四出水支路,所述的第四进水支路、第四出水支路均与第二下模成型槽相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进水支路与第一出水支路平行,所述的第二进水支路与第二出水支路平行,所述的第三进水支路与第三出水支路平行,所述的第四进水支路与第四出水支路平行。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B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搁置模仁组件的凹槽,所述的多个凹槽分布在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周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成型A板与成型B板还设有若干排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架的开发成本低,模架内设置了多个冷却水路,多个冷却水路的布局简单、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成型A板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成型B板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成型A板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成型B板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模架,包括成型A板1和成型B板2,成型A板1顶部设有料道口3,成型A板1底部设有第一上模成型槽4、第二上模成型槽5,成型A板1内设有料道、第一冷却水路6、第二冷却水路7,第一上模成型槽4、第二上模成型槽5均与料道相通,第一冷却水路6、第二冷却水路7分别围绕第一上模成型槽4、第二上模成型槽5布置;第一冷却水路6包括第一进水支路61、第一出水支路62和和第一主水路63,第一进水支路61与第一主水路63相通,第一出水支路62、第一主水路63均与第一上模成型槽4相通,第二冷却水路7包括第二进水支路71、第二出水支路72和和第二主水路73,第二进水支路71与第二主水路73相通,第二出水支路72、第二主水路73均与第二上模成型槽5相通;成型B板2上设有第一下模成型槽8、第二下模成型槽9,成型B板2内设有第三冷却水路10和第四冷却水路11,第三冷却水路10、第四冷却水路11分别围绕第一下模成型槽8、第二下模成型槽9布置;第三冷却水路10包括第三进水支路101和第三出水支路102,第三进水支路101、第三出水支路102均与第一下模成型槽8相通,第四冷却水路11包括第四进水支路111和第四出水支路112,第四进水支路111、第四出水支路112均与第二下模成型槽9相通。第一进水支路61与第一出水支路62平行,第二进水支路71与第二出水支路72平行,第三进水支路101与第三出水支路102平行,第四进水支路111与第四出水支路112平行。成型B板2上还设有多个用于搁置模仁组件的凹槽12,多个凹槽12分布在第一下模成型槽8、第二下模成型槽9周围。成型A板1与成型B板2还设有若干排气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架,包括成型A板和成型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A板顶部设有料道口,所述的成型A板底部设有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A板内设有料道、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的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均与所述的料道相通,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布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包括第一进水支路、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一主水路,所述的第一进水支路与第一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一出水支路、第一主水路均与第一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路包括第二进水支路、第二出水支路和第二主水路,所述的第二进水支路与第二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二出水支路、第二主水路均与第二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成型B板上设有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B板内设有第三冷却水路和第四冷却水路,所述的第三冷却水路、第四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布置;所述的第三冷却水路包括第三进水支路和第三出水支路,所述的第三进水支路、第三出水支路均与第一下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第四冷却水路包括第四进水支路和第四出水支路,所述的第四进水支路、第四出水支路均与第二下模成型槽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架,包括成型A板和成型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A板顶部设有料道口,所述的成型A板底部设有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A板内设有料道、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的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均与所述的料道相通,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分别围绕第一上模成型槽、第二上模成型槽布置;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路包括第一进水支路、第一出水支路和第一主水路,所述的第一进水支路与第一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一出水支路、第一主水路均与第一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第二冷却水路包括第二进水支路、第二出水支路和第二主水路,所述的第二进水支路与第二主水路相通,所述的第二出水支路、第二主水路均与第二上模成型槽相通;所述的成型B板上设有第一下模成型槽、第二下模成型槽,所述的成型B板内设有第三冷却水路和第四冷却水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全福李依娜黄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龙尚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