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22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机机头,包括支撑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相对支撑座升降的升降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转动座、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驱动转动座相对升降座转动的动力部件、设置在转动座上的抛光机构、固定在升降座上的喷嘴单元;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丝杆上并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抛光机机头,其通过采用升降座、转动座、动力部件、抛光机构、喷嘴单元的结合设计,从而可带动抛光机构相对支撑座升降、转动,从而方便于对工件的不同方位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机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机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抛光机被广泛使用。而抛光机机头作为抛光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直接影响抛光质量。而现有的抛光机机头一般包括支撑座、固定在支撑座上的抛光机构,而在使用时,利用抛光机构对工件进行抛光。但现有的抛光机构无法相对于支撑座运动,从而影响加工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机头,其通过采用支撑座、升降座、升降装置、转动座、动力部件的结合设计,可带动抛光机构相对支撑座运动。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抛光机机头,包括支撑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相对支撑座升降的升降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转动座、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驱动转动座相对升降座转动的动力部件、设置在转动座上的抛光机构、固定在升降座上的喷嘴单元;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丝杆上并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所述动力部件为机体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喷嘴单元包括主进液管、与该主进液管连通的通液管、设置在通液管上的喷嘴。所述通液管为能弯曲的通液管。所述喷嘴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主进液管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座上。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抛光轮、用于驱动抛光轮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机体固定在转动座上。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沿着转动座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个抛光机构。所述支撑座上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升降座上具有活动套装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和活动套装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光机机头,其通过采用支撑座、升降座、升降装置、转动座、动力部件的结合设计,可带动抛光机构相对支撑座运动;而且,通过采用抛光机构、喷嘴单元的结合设计,还可利用喷嘴单元对工件喷淋抛光液或水,从而可提高抛光效果的同时,而无需人工喷淋抛光液或水,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参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座与转动座的配合示意图;图3为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00、支撑座;210、升降座;220、转动座;230、动力部件;240、抛光机构;241、抛光轮;242、第三电机;250、喷嘴单元;251、主进液管;252、通液管;253、喷嘴;254、第一连接座;255、第二连接座;260、升降装置;261、丝杆;262、第一电机;264、第一导轨;265、第二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足,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抛光机机头,包括支撑座200、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座200上的升降座210、用于带动升降座210相对支撑座200升降的升降装置260、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210上的转动座220、设置在升降座210上并用于驱动转动座220相对升降座210转动的动力部件230、设置在转动座220上的抛光机构240、固定在升降座210上的喷嘴单元250;所述升降装置260包括呈竖直设置的丝杆261、用于驱动丝杆261转动的第一电机262、匹配地套接在丝杆261上并与升降座210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在使用时,第一电机262工作,带动丝杆261转动,从而可促使丝杆螺母沿着丝杆261的轴向移动,以带动升降座210升降,从而可带动转动座220连同抛光机构240相对支撑座200上下移动,而通过动力部件230带动转动座220转动,可带动转动座220上的抛光机构240相对于支撑座200转动,从而方便于对工件的不同方位进行灵活加工,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可通过利用喷嘴单元250对工件喷淋抛光液或水,从而可提高抛光效果的同时,而无需人工喷淋抛光液或水,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参与。因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光机机头,其通过采用升降座210、转动座220、动力部件230、抛光机构240、喷嘴单元250的结合设计,其通过采用支撑座200、升降座210、升降装置260、转动座220、动力部件230的结合设计,可带动抛光机构240相对支撑座200运动。所述支撑座200上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264和第二导轨265,所述升降座210上具有活动套装在第一导轨264上的第一滑块和活动套装在第二导轨265上的第二滑块。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使升降座210升降更为顺畅,并可减少摩擦。具体的,所述丝杆26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200上,所述丝杆261与第一电机26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动力部件230可采用齿条、活塞杆与齿条固定连接的气缸、与齿条啮合并与转动座220固定连接的齿轮,以利用气缸带动齿条直线移动,从而可通过齿条带动齿轮连同转动座220转动。当然,除此之外,所述动力部件230还可采用其他等。而作为本技术的最优方案,所述动力部件230采用机体固定在升降座210上的第二电机,以通过利用该第二电机为转动座220提供旋转动力。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座220固定连接。而通过将动力部件230采用第二电机,可方便于安装。具体的,所述转动座220的其中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210上,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喷嘴单元250包括主进液管251、与该主进液管251连通的通液管252、设置在通液管252上的喷嘴253。在使用时,液体通过主进液管251进入,然后流经通液管252,并经喷嘴253向工件喷淋。所述通液管252为能弯曲的通液管252,从而可通过弯曲该通液管252可方便于调节喷嘴单元250的喷淋方向。其中,所述通液管252可采用现有的金属定型软管等等,只要可实现弯曲即可。所述喷嘴单元250还包括固定在升降座210上的第一连接座254和第二连接座255,所述主进液管251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座25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连接座255上,从而可提高主进液管251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连接座254包括固定在升降座210上的第一主座体、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第一主座体上的第一夹持块,所述主进液管251的其中一端位于第一主座体和第一夹持块围成的第一空腔内,并夹持在第一主座体与第一夹持块之间;所述第一夹持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主座体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第一通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255包括固定在升降座210上的第二主座体、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第二主座体上的第二夹持块,所述主进液管25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主座体和第二夹持块围成的第二空腔内,并夹持在第二主座体和第二夹持块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主座体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设于第二通孔内,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确保主进液管251固定的稳定性的同时,并方便于主进液管251的安装。其中,所述抛光机构240可采用现有的海绵等等。而作为本技术的最优方案,所述抛光机构240包括抛光轮241、用于驱动抛光轮241转动的第三电机242,以可提高抛光效果。在工作时,所述第三电机2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抛光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相对支撑座升降的升降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转动座、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驱动转动座相对升降座转动的动力部件、设置在转动座上的抛光机构、固定在升降座上的喷嘴单元;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丝杆上并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1.抛光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可升降地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升降座、用于带动升降座相对支撑座升降的升降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转动座、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驱动转动座相对升降座转动的动力部件、设置在转动座上的抛光机构、固定在升降座上的喷嘴单元;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呈竖直设置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匹配地套接在丝杆上并与升降座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为机体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二电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座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单元包括主进液管、与该主进液管连通的通液管、设置在通液管上的喷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波傅军刘和鑫陆治家何文胜谭巧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瀚智慧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