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2025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的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盒1、处理室3、复合吸附层4、储水箱6、环形布水管8、尾气净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1通过进气管10连接处理室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进气阀2,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平铺设置于处理室3的中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设置于处理室3内上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箱6,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连接出气管9,所述的出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阀12,所述处理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同时其处理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设备在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粉尘、有害气体等杂质,具有较大的污染性,如若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其会对人体、动物以及大气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而需要相应的处理设备对其进行处理,除去其中的杂质以及有害气体,将其浓度降到安全值而后再排放到大气中。然后现有的烟气净化设备,其净化工序简单,处理效果不显著,使得处理后的烟气不能达到排放标准,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节约能源、环保的多工序烟气处理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盒1、处理室3、复合吸附层4、储水箱6、环形布水管8、尾气净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1通过进气管10连接处理室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进气阀2,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平铺设置于处理室3的中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设置于处理室3内上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箱6,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连接出气管9,所述的出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阀12,所述处理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的吸附盒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111、PP棉层112、金属网层113;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滤网层411、椰壳活性炭层412、砾石层413、陶粒层414。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内由外至内设置有蛭石层1311、高炉钢渣1322、海绵层1333。所述的处理室3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布水喷头。所述进气管10位于复合吸附层4的下部。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与环形布水管8的间距大于600mm。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的厚度大于20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多工序处理烟气,首先通过吸附盒中的活性炭、PP棉、金属网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预吸附处理,处理烟气中的部分颗粒杂质,其次,将预处理后的烟气通入处理室中,利用水体中的吸附层对其进行吸附、冷却处理,处理后的烟气再经过尾气净化室处理,从而达到三重处理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同时其处理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经济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农业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吸附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尾气净化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附盒;2、进气阀;3、处理室;4、复合吸附层;5、进水管;6、储水箱;7、进水阀;8、环形布水管;9、出气管;10、进气管;11、排水管;12、出气阀;13、尾气净化室;111、活性炭层;112、PP棉层;113、金属网层;411、滤网层;412、椰壳活性炭层;413、砾石层;414、陶粒层;1311、蛭石层;1322、高炉钢渣层;1333、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如图1-3所述,包括吸附盒1、处理室3、复合吸附层4、储水箱6、环形布水管8、尾气净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1通过进气管10连接处理室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进气阀2,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平铺设置于处理室3的中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设置于处理室3内上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箱6,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连接出气管9,所述的出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阀12,所述处理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的吸附盒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111、PP棉层112、金属网层113;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滤网层411、椰壳活性炭层412、砾石层413、陶粒层414。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内由外至内设置有蛭石层1311、高炉钢渣1322、海绵层1333。所述的处理室3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内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布水喷头。所述进气管10位于复合吸附层4的下部。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与环形布水管8的间距大于600mm。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的厚度大于200mm。实施例1待处理废气中含有粉尘颗粒、CO2、H2S等气体,其有害气体的初始浓度为28ppm,吸附盒1中的椰壳活性炭层厚度为35mm,PP棉层的厚度为42mm,金属网层的厚度为22mm;复合吸附层中的滤网层的厚度为96mm,活性炭层的厚度为75mm,砾石层的厚度为70mm;尾气净化室中蛭石层、高炉钢渣层、海绵层的厚度均为26mm;待处理废气经过上述参数设置的净化装置处理后,其有害气体的浓度得到有效降低,减少到0.3ppm,其处理效率达到98.9%。实施例2待处理废气中含有粉尘颗粒、CO2、H2S等气体,其有害气体的初始浓度为33ppm,吸附盒1中的椰壳活性炭层厚度为32mm,PP棉层的厚度为40mm,金属网层的厚度为18mm;复合吸附层中的滤网层的厚度为95mm,活性炭层的厚度为65mm,砾石层的厚度为75mm;尾气净化室中蛭石层、高炉钢渣层、海绵层的厚度均为32mm;待处理废气经过上述参数设置的净化装置处理后,其有害气体的浓度得到有效降低,减少到0.45ppm,其处理效率达到98.6%。本技术的处理过程如下:首先打开进气阀,使得待处理废气经过进气管道进入吸附盒中,通过其中的活性炭、PP棉、金属网预吸附去除其中的颗粒物杂质及部分有害气体,其次,预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处理室中,环形布水管将储水箱中的水预先进入处理室中,通过处理室中的复合吸附层对烟气进行冷却及吸附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处理后的烟气再次警告尾气净化室净化处理,从而使得处理后的烟气达到排放标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盒(1)、处理室(3)、复合吸附层(4)、储水箱(6)、环形布水管(8)、尾气净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1)通过进气管(10)连接处理室(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进气阀(2),所述复合吸附层(4)平铺设置于处理室(3)的中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设置于处理室(3)内上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箱(6),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连接出气管(9),所述的出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阀(12),所述的处理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所述的吸附盒(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活性炭层(111)、PP棉层(112)、金属网层(113);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砾石层(411)、滤网层(412)、陶粒层(413)、椰壳活性炭层(414);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内由外至内设置有高炉钢渣(1311)、蛭石层(1322)、海绵层(1333);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的下方设置有带孔滤板(14);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与环形布水管(8)的间距大于600mm;所述的复合吸附层(4)的厚度大于200mm;所述的处理室(3)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进气管(10)位于复合吸附层(4)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附盒(1)、处理室(3)、复合吸附层(4)、储水箱(6)、环形布水管(8)、尾气净化室(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1)通过进气管(10)连接处理室(3),所述进气管(10)上设置有进气阀(2),所述复合吸附层(4)平铺设置于处理室(3)的中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设置于处理室(3)内上部,所述的环形布水管(8)通过进水管(5)连接储水箱(6),所述的进水管(5)上设置有进水阀(7),所述的尾气净化室(13)连接出气管(9),所述的出气管(9)上设置有出气阀(12),所述的处理室(3)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伟晏涌峰谭靓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宜检测技术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