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842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属于甘薯收获装置领域,用于甘薯收获,其包括车架,车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变速装置,变速装置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装置连接,变速装置通过驱动链条与杀秧支架上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通过从动传动链条与杀秧机构连接;所述的杀秧支架铰接于车架上,所述的杀秧机构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杀秧传动轴、防缠秧传动轴,在杀秧传动轴上分布有杀秧杆;在防缠秧传动轴上分布有防缠秧杆。其能够实现地上甘薯枝蔓的清理作业,通过机械作业的手段避免人工枝蔓清理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清理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
本技术属于甘薯收获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甘薯的收获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每一垄上的甘薯枝蔓进行清理,以便后续将生长于垄下的甘薯进行收获。传统的地上甘薯枝蔓清理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清理,清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需要清理人员不断地的弯腰、行走,将清理的枝蔓从甘薯种植区域拖拽到区域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其能够实现地上甘薯枝蔓的清理作业,通过机械作业的手段避免人工枝蔓清理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清理时间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车架上安装有变速装置,变速装置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装置连接,变速装置通过驱动链条与杀秧支架上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通过从动传动链条与杀秧机构连接;所述的杀秧支架铰接于车架上,所述的杀秧机构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杀秧传动轴、防缠秧传动轴,在杀秧传动轴上分布有杀秧杆;在防缠秧传动轴上分布有防缠秧杆。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杀秧杆包括垂直安装于杀秧传动轴的垂直杀秧杆,垂直于垂直杀秧杆安装的水平杀秧杆;所述的防缠秧杆包括垂直于防缠秧传动轴安装的垂直防缠秧杆,垂直于垂直防缠秧杆安装的水平防缠秧杆,水平防缠秧杆为开有刃口的刀具。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传动轴、杀秧传动轴和防缠秧传动轴位于左支架(18)内的部分安装有与驱动链条或从动传动链条配合的传动盘体,传动盘体上加工有轮齿。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水平防缠秧杆的运动轨迹位于相邻的两个水平杀秧杆运动轨迹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够通过机械结构来实现对地上甘薯枝蔓的有效清理,能够在清理过程中降低缠秧的程度,提高机械清理地上甘薯枝蔓的作业时间和作业效果,避免人工清理地上甘薯枝蔓所带来的劳动强度大、清理时间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杀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水平杀秧杆与水平防缠秧杆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1、车架;2、纵向支架;3、横向支架;4、弧形挡板;5、变速装置;6、驱动链条;7、杀秧支架;8、传动轴;9、杀秧机构;10、从动传动链条;11、行走轮;12、杀秧传动轴;13、垂直杀秧杆;14、水平杀秧杆;15、防缠秧传动轴;16、垂直防缠秧杆;17、水平防缠秧杆;18、左支架;19、传动盘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车架1作为连接功能性作业机构的结构,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行走轮11之间的间距正好能够在间隔的垄沟中行走。在车架1上安装有变速装置5,变速装置5与现有的带动车架1作业的农业机械,如手扶拖拉机、四轮拖拉机等动力装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变速装置5通过将上述传入的动力进行变速后通过驱动链条6将动力送入到杀秧支架7上安装的杀秧机构9中。需要注意的是,变速装置5与农用机械的动力装置之间采用皮带传动,而变速装置5与杀秧支架7山疙瘩杀秧机构9则需要采用链条传动的结构形式,这是因为,后续的杀秧机构9需要满足特殊的运动形式,该运动形式需要较为严格的同步操作。如上述段落提及的杀秧机构9的运动形式,杀秧机构9包括杀秧传动轴12和平行于杀秧传动轴12安装的防缠秧传动轴15。杀秧传动轴12上分布有若干的垂直于杀秧传动轴12安装的垂直杀秧杆13,其作用在于安装若干根的水平杀秧杆14。通过水平杀秧杆14不断的绕杀秧传动轴12转动,从而将位于地上的甘薯枝蔓缠绕,在前进过程中将地上的甘薯枝蔓一并带走。而随着上述动作过程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甘薯枝蔓会缠绕在水平杀秧杆14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是在相邻的两个杀秧传动轴12之间安装有与之平行的防缠秧传动轴15,防缠秧传动轴15通过安装于其上的开有刃口的刀具水平防缠秧杆17对甘薯枝蔓进行处理。所述的防缠秧传动轴15上分布有与垂直杀秧杆13对应设置的垂直防缠秧杆16。垂直防缠秧杆16上分布有水平设置的水平防缠秧杆17。水平防缠秧杆17与水平杀秧杆14的运动关系及路径如图3所示,虚线处表示的同心圆为水平防缠秧杆17和水平杀秧杆14的运动轨迹。两者需要满足的运动关系如下:当水平杀秧杆14从顶部运动至水平位置时,水平防缠秧杆17正好从底部运动至水平位置,且此时水平防缠秧杆17位于两个水平杀秧杆14之间。通过链条传动的形式,能够有效保证上述两个部件的运动平稳性和同步性,避免杆体的运动路径发生干涉和碰撞。开有刃口的刀具作为水平防缠秧杆17的主要部件,其能够通过刃口将缠绕于水平杀秧杆14上的枝蔓切断,并在高速运动的转轴转动下甩出。上文提到,本技术的动力来自于变速装置5,变速装置5将动力通过驱动链条6送入到传动轴8中,传动轴8上安装有两个带有轮齿的传动盘体19,一个传动盘体19与驱动链条6传动,另一个传动盘体19与从动传动链条10传动,从动传动链条10将动力送入至杀秧传动轴12位于左支架1内部的部分。杀秧传动轴12位于左支架1内部的部分如图2所示,同样安装有两个带有轮齿的传动盘体19,其中一个传动盘体19用于接收来自从动传动链条10的动力,另一个传动盘体19将动力传递至防缠秧传动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安装有变速装置(5),变速装置(5)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装置连接,变速装置(5)通过驱动链条(6)与杀秧支架(7)上的传动轴(8)连接,传动轴(8)通过从动传动链条(10)与杀秧机构(9)连接;所述的杀秧支架(7)铰接于车架(1)上,所述的杀秧机构(9)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支架(18)和右支架(21),左支架(18)和右支架(21)之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杀秧传动轴(12)、防缠秧传动轴(15),在杀秧传动轴(12)上分布有杀秧杆;在防缠秧传动轴(15)上分布有防缠秧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安装有变速装置(5),变速装置(5)通过传动皮带与动力装置连接,变速装置(5)通过驱动链条(6)与杀秧支架(7)上的传动轴(8)连接,传动轴(8)通过从动传动链条(10)与杀秧机构(9)连接;所述的杀秧支架(7)铰接于车架(1)上,所述的杀秧机构(9)至少包括平行设置的左支架(18)和右支架(21),左支架(18)和右支架(21)之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有杀秧传动轴(12)、防缠秧传动轴(15),在杀秧传动轴(12)上分布有杀秧杆;在防缠秧传动轴(15)上分布有防缠秧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收获用杀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洪杰姚夕敏沈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