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240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开关阀、支脚、换热箱、入气管、导气管、储水箱、警示灯、检测器、电风机;所述检测器由电路盒、电源开关、检测槽、显示屏、控制面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设有检测器,打开电源开关,通过检测槽来测取设备内部水温和水量,经电路盒内部的电路元件整合分析后,将准确的水温值和水量值显示在显示屏上,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有效操作,避免了长时间工作所导致的冷凝水在烟管中聚集,保证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属于预热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在使用锅炉等会产生带有大量热能的尾气,为了节约成本,人们常常会对尾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大都是将尾气中的热量利用水来吸收转化。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1475374.X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换热箱、储水箱、叶轮罩、发电机,所述换热箱与储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罩设于储水箱上,所述叶轮罩与发电机连接,所述换热箱包括进烟接头、出烟接头,所述进烟接头与换热箱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箱固定设有出烟接头,所述储水箱包括进水口、出水口、辅剂口,所述进水口设于储水箱上,所述储水箱固定设有出水口,所述辅剂口设于设于储水箱上,本技术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有发电机、辅剂口、叶轮,实现了降污染余热回收利用锅炉的多功能利用,设备通过在储水箱上设有叶轮连接的发电机和辅剂口,使热水能够在不需求时进行水蒸气发电,使装置实现余热的多功能利用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一些余热利用装置,不能实时检测设备内部水温和水量的多少,同时,在设备的烟管中会产生少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开关阀(2)、支脚(3)、换热箱(4)、入气管(5)、导气管(6)、储水箱(7)、警示灯(8)、检测器(9)、电风机(10),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顶部四个边角分别与支脚(3)底端垂直焊接,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呈长方形状分布,所述支脚(3)为梯形体结构,共设有四个,所述支脚(3)顶端与换热箱(4)底部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换热箱(4)为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4)顶部左段与储水箱(7)底部水平贴合,所述储水箱(7)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换热箱(4)左侧表面中央与入气管(5)末端垂直焊接,所述入气管(5)为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1)、开关阀(2)、支脚(3)、换热箱(4)、入气管(5)、导气管(6)、储水箱(7)、警示灯(8)、检测器(9)、电风机(10),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顶部四个边角分别与支脚(3)底端垂直焊接,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呈长方形状分布,所述支脚(3)为梯形体结构,共设有四个,所述支脚(3)顶端与换热箱(4)底部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换热箱(4)为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4)顶部左段与储水箱(7)底部水平贴合,所述储水箱(7)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换热箱(4)左侧表面中央与入气管(5)末端垂直焊接,所述入气管(5)为空槽状圆柱体结构,所述导气管(6)前后两端分别与换热箱(4)和储水箱(7)垂直焊接;所述检测器由电路盒(901)、电源开关(902)、检测槽(903)、显示屏(904)、控制面板(905)组成,所述电路盒(90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路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中投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