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10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包括一块支撑底板和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侧边各自与支撑底板的一个侧边和第二折叠板的一个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和第二折叠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的连接接口与第二折叠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方向转动的转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将三个面进行折叠,利用三角形的稳定原理,使得整个支撑架能完整的支撑起来,而在支撑架上设置连接接口可以快速有效的连接数码设备,支撑底面上设置内凹的空腔结构,可以将其他折叠板完全收纳进去,使得整个支撑架在不用的状态下,最小体积化,也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设计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数码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须品,手机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而笔记本电脑是移动办公的不二之选,虽然笔记本电脑技术不停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实现了轻量化和小型化,非常便于携带,但是任然存在携带不是很方便的缺点。因此,新的手持终端PAD进入了便携式移动多媒体市场,在很多时候很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因为PAD为了方便携带和移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体积的问题,因此在很多时候PAD只能作为个人使用的一个手持终端,在人与人互动方面表现不是特别好。而目前社会,移动办公就会更加频繁和常态化,人与人的交流也可能在任何场地和环境下进行。目前的笔记本也好、PAD也好、手机也好,都只能单向的面对操作者,不方便向第二人、第三人或更多人进行展示和交流,因此从满足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一款新的结构的终端显示设备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目前的多媒体智能教育和实验室的操作,多媒体智能教育设备往往是体积庞大,采用各种电子设备固定组装,虽然能满足日常教育需求,但是对于学生而言长时间的对着某一固定方向的操作使得眼睛视力和颈椎带来不小的压力,时间长了近视和颈椎炎的发病率大大提升。对于用于支撑这些多媒体设备,传统的做法均采用固定结构用于支撑,这种结构导致对于设备的移动性能就非常差,除了传统的教学能适用以外,不能满足现状的多功能交互学习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多媒体的支架,解决传统支架的问题,实现支架与多媒体分离,且支架能折叠,方便携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包括一块支撑底板和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侧边各自与支撑底板的一个侧边和第二折叠板的一个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和第二折叠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的连接接口与第二折叠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方向转动的转向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铰链上设置有锁紧卡扣,所述锁紧卡扣用于固定第一和第二折叠板之间、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对折夹角。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折叠板之间、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对折夹角为0~180°之间任意角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向件上设置有伸缩连接杆,所述连接接口设置在伸缩连接杆的一个端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接口与伸缩杆之间设置有球形连接件,球形连接件带动连接接口做任意角度的旋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折叠板能折叠到支撑底板上,与支撑底板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表面上设置为内凹结构,所述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通过铰链折叠后设置在内凹结构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凹结构的深度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总厚度一致,支撑底板上的连接接口设置在内凹结构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底板的重量远远大于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的总重量。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将三个面进行折叠,利用三角形的稳定原理,使得整个支撑架能完整的支撑起来,而在支撑架上设置连接接口可以快速有效的连接数码设备;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支撑底面的材料重量远远大于另外两个支撑折叠板,使得在连接数码设备后,能起到优秀的支撑效果,不会因为数码设备的质量过大使得整个支撑架倒塌;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在支撑底面上设置内凹的空腔结构,可以将其他折叠板完全收纳进去,使得整个支撑架在不用的状态下,最小体积化,也方便携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连接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支撑底板,2是第一折叠板,3是第二折叠板,4是转向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展开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展开后的支撑底板、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是一个完整的平面,可以直接平铺在桌面上。当需要连接设备时,可以直接将设备连接到支撑底板上的连接接口上,也可以连接在第二折叠板上的转向件的连接接口上。如图2所示,将第一折叠板与第二折叠板进行折叠后,然后通过锁紧卡扣对两个折叠板之间和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折叠夹角进行锁紧,让两个折叠板构成一个立体三角体的结构,根据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可以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当在第二折叠板上的转向件上连接有数码设备时,完全可以支撑住数码设备的转动和使用,而不会出现坍塌。如图3所示,当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进行旋转折叠后,通过在支撑底板上设置有内凹的结构,可以完全将两块折叠板依次收纳入支撑底板内,这样就能实现折叠功能,将整个支架实现小型化。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的转向件上有连接接口,转向件可以在空间方向进行各个角度的旋转,使得当连接有数码设备时,可以旋转数码设备面向各种角度。如图4所示,是本方案的一种实施方式,当整个支架需要开始工作时,首先将图3中的整体结构中的第二折叠板和第一折叠板依次从支撑底板上旋转出来,形成如图1的结构,然后将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相互进行旋转,使得两块折叠板之间构成夹角,然后通过锁紧扣进行角度锁定,并将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角度锁紧,这样就构成了如图2所述的结构;然后将数码设备连接到转向件上,并且在支撑底座上连接数码设备,这样整个支架就完全搭理起来,可以进行使用。在整个结构中,对于两块折叠板之间和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连接一般均采用类似合页的旋转结构,使得两个部件可以相互转动,为了固定两个部件之间的夹角,因此采用锁紧扣来进行两个部件之间的锁紧。而锁紧扣可以采用目前市面上典型的回旋式锁紧结构,按照某一方向进行旋转通过按钮进行锁紧,要松开时进行反方向旋转即可。在本方案中,为了实现第二折叠板上连接的数码设备可以多自由度旋转,采用的转向件采用一端为炮台结构,炮台上连接伸缩杆,伸缩杆可以沿着炮台在一个圆周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伸缩杆可以紧贴第二折叠板;在伸缩杆的端部通过一个球形连接结构用于连接连接接口,而数码设备就固定连接在连接接口上,通过转动球形连接结构,就能实现数码设备的多自由度自由旋转,满足操作者的操作要求。当然为了满足支撑需要,支撑底板的重量必须要远远大于两块折叠板的质量,两块折叠板可以采用轻质的塑料材质,因为只有支撑底板有足够的重量,才不会在连接数码设备后整个支撑支架倒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支撑底板和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侧边各自与支撑底板的一个侧边和第二折叠板的一个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和第二折叠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的连接接口与第二折叠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方向转动的转向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支撑底板和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折叠板的两个相互对立的侧边各自与支撑底板的一个侧边和第二折叠板的一个侧边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和第二折叠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电子设备的连接接口,所述第二折叠板上设置的连接接口与第二折叠板之间设置有一个可以在空间内任意方向转动的转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上设置有锁紧卡扣,所述锁紧卡扣用于固定第一和第二折叠板之间、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对折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折叠板之间、第一折叠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对折夹角为0~180°之间任意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件上设置有伸缩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丁娟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欣美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