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1076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具有凹陷;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以及一走线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并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基板边缘设计成凹陷,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基板边缘凹陷的保护层内引入导电聚合物,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层之间的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TouchPanel)因其方便的使用方式在游客导览系统、自动柜员机、可携式电子产品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等显示
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使用率最高的触控面板主要是电阻式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但是使用者出于可控性,易用性和表面外观的考虑,大多会选用电容式触控面板作为其最佳首选设备。在传统智能手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触控电极的材料通常为氧化铟锡(简称为ITO)。ITO具有透光性高、导电性能较好的特点,但ITO的面电阻过大、制造成本昂贵。以纳米银线(silvernanowires,简称SNW)为代表的纳米金属线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开始替代ITO。纳米银线具有银优良的导电性,同时由于其具有纳米级别的尺寸效应,使得其具有优异的透光性与耐曲挠性,因此可用作为优选替代ITO作为触控电极的材料。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采用纳米金属线的触控面板,较难实现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具有凹陷;一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以及,一走线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并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中掺杂有导电聚合物。优选的,所述凹陷中的保护层掺杂有导电聚合物。优选的,所述凹陷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截面形状为环形或矩形;所述凹陷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为纳米银线层。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上述触控面板。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于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形成凹陷;于所述基板上形成一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形成一保护层;以及于所述保护层上形成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中掺杂有导电聚合物。优选的,所述凹陷中的保护层掺杂有导电聚合物。优选的,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氯乙烯,形成走线层后还包括:对所述基板进行加热处理,以使所述导电聚合具有导电性。优选的,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0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通过将基板边缘设计成凹陷,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层之间的导电性能,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另外,所述保护层中掺杂有导电聚合物,进一步提升纳米金属线层的导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第二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纳米金属线的显微形貌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导电聚合物(PVC)加热处理(脱HCl)前后的结构式;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凹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凹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凹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承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触控面板较难实现窄边框。专利技术人发现,这是因为,在纳米银线触控面板的制备工艺中,通常是将纳米银线溶液直接涂布在基底上以形成纳米银线导电层,但是,纳米银线导电层仅凭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搭接在一起,则纳米银线导电层与基底的结合强度较差,很容易在弯折过程中发生滑移,出现触控面板的电阻较高和电阻不稳定的现象。于是,专利技术人尝试在纳米银线导电层上再涂覆一覆盖层,通常覆盖层为透明的绝缘胶层,如光学胶层,涂覆的覆盖层能够提高纳米银线导电层与基底之间的附着力。但是,涂覆的覆盖层会降低纳米银线导电层与形成在覆盖层之上的走线层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两者间的接触电阻,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效果下降。所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为了保证触控面板的触控效果,需要扩大所述纳米银线导电层与所述走线层的接触面积,而该接触面积决定了触控面板的第二区域的尺寸大小。因此,这种方式获得的触控面板无法满足窄边框的设计需求,难以满足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基于上述研究,本专利技术将基板边缘设计成凹陷,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纳米金属线层与走线之间的导电性能。为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当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对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触控面板包括基板101、纳米金属线层102、保护层103以及走线层104。所述基板101通常是采用可透视的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01可以是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是指在工业上具有一定强度并具有一定可挠性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苯并咪唑聚丁烯(PB)、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亚胺(PEI)、聚醚砜(PES)、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四氟乙烯(ETFE)、聚环氧乙烷、聚乙醇酸(PGA)、聚甲基戊烯(PMP)、聚甲醛(POM)、聚苯醚(P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四氟乙烯(PTFE)、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聚氟乙烯(PVF)、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苯乙烯-丙烯腈(SAN)等。所述基板101也可以是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刚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金属、陶瓷材料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101是由聚酰亚胺制成的柔性基板。所述基板101通常是包括第一区域101a及第二区域101b,所述第二区域围绕所述第一区域101a,例如,所述基板101呈矩形状,则所述第二区域101b位于所述基板101的边缘并且呈“回”字形。所述基板101的第一区域101a通常用于透光显示,所述第二区域101b通常不透光以突出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内容。所述纳米金属线层102和保护层103可形成于所述基板101的第一区域101a及第二区域101b,所述走线层104则仅形成于所述基板101的第二区域101b上。所述纳米金属线层102可包括基质及嵌入所述基质内的多根纳米金属线,所述纳米金属线之间通过分子力搭接以形成导电网络,所述基质用于保护所述纳米金属线不被腐蚀、磨损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所述纳米金属线可以是金(Au)、银(Ag)、铂(Pt)、铜(Cu)、钴(Co)、钯(Pd)等的纳米线。因银在一般状态下为银白色金属,且为不透明材料,导电性极佳,所述纳米金属线优选为银纳米线,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纳米金属线的显微形貌图。所述纳米金属线层102中的纳米金属线的线长可以在为1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纳米金属线的线径(或线宽)可以小于500纳米,且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具有凹陷;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以及,走线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并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上具有凹陷;纳米金属线层,所述纳米金属线层至少覆盖所述凹陷;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上;以及,走线层,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并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中掺杂有导电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中的保护层掺杂有导电聚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平行于基板表面的截面形状为环形或矩形;所述凹陷垂直于基板表面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线层为纳米银线层。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昶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