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包括有内主骨(10)、中主骨(11)、外主骨(12)及支骨(13),其中内主骨(10)的外伸端枢接于支骨(13)的中部,支骨(13)的外端与中主骨(11)的一端相枢接,中主骨(11)的另一端枢接外主骨(12),在支骨(13)与中主骨(11)之间还有拉线(1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主骨(11)之“U”形凹槽(111)内活动组设一滚体(2),而拉线(14)之中段贯穿于滚体(2)与中主骨(11)之凹槽(111)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指一种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
技术介绍
伞具作为人们遮阳挡雨的日常生活用品,因其轻便、实用的特点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多折伞具,由于其可以折叠放置,携带方便,因而当前使用者较多。然而,如附图1所示,现有折叠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是采用外包一圈体04方式,即拉线03连接支骨01及中主骨02后,在中主骨02的适当位置之外周缘绕附圈体04,并且由圈体04将拉线03的中段包围于中主骨02之“U”形凹槽内,以致开、收伞时拉线03之中段只能在中主骨02之“U”形凹槽内穿梭移动。但是,这种结构中,由于圈体04为固定不动,以及拉线03之中段一般是在圈体04的内表面摩擦移动,摩擦力较大,导致拉线03移动不够灵活,影响开、收伞;同时由于拉线03与圈体04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以致拉线03极易受到磨损、变形,乃至强度减小及生锈等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灵活,摩擦小的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中主骨之“U”形凹槽内活动组设一滚体,而拉线之中段贯穿于滚体与中主骨之凹槽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其中,滚体为一圆筒状,滚体套接于一销轴上,销轴的两端凸出中主骨的两外侧,并通过铆接连接于中主骨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开、收伞时,通过滚体转动导滑,减小拉线与滚体表面的摩擦力,以致拉线移动灵活,伞骨动作顺畅,而且减少拉线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开伞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收伞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附图2~4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内主骨10、中主骨11、外主骨12及支骨13,内主骨10的内端枢接于上巢4上,上巢4固设在中棒5的上端,而内主骨10的外伸端枢接于支骨13的中部。支骨的内端枢接于下巢6,下巢6活动套接于中棒5上;支骨13的外端与中主骨11的一端相枢接,中主骨11的另一端枢接外主骨12,在支骨13与中主骨11之间还有拉线14连接。其中,在中主骨11之“U”形凹槽111内活动组设一滚体2,而拉线14之中段贯穿于滚体2与中主骨11之凹槽111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滚体2为一圆筒状,其套接于一销轴3上,销轴3的两端凸出中主骨11的两外侧,并通过铆接连接于中主骨11上。开伞时,推动下巢6沿中棒5上移,则带动支骨13的内端上移,而支骨13的中外段展开的同时驱动内主骨10及中主骨11伸展打开,中主骨11的外端顺带外主骨12打开,即整根伞骨打开完成。其中,在支骨13驱动中主骨11伸展时,由于支骨13与中主骨11之间逐渐趋向于平直,利用三角形各边的关系,连接支骨13与中主骨11之间的拉线14也跟随拉平,致使拉线14对中主骨11之连接端有回拉的动作,这时,拉线14的中段在滚体2与中主骨11之凹槽111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朝支骨13侧移动,拉线14滑过滚体2的圆周表面时,拉线14与滚体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带动滚体2绕销轴3滚动。滚体2滚动不仅相应地减小了其与拉线14之间的摩擦力,同时还顺带拉线14移动,提高拉线14的动作灵活性,以及减少拉线14的磨损,延长拉线14的使用寿命。附图4所示为收伞之状态示意图,下拉下巢6使支骨13的内端下移,而外端靠向中棒5,这时,中主骨11也跟随收合于中棒5侧,并且中主骨11与支骨13之间呈对折收靠,以致推动拉线14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开伞时相反。同理,拉线14在滚体2的圆周表面移动时,利用滚体2绕销轴3的转动来减小摩擦,提高拉线14移动灵活性。权利要求1.一种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包括有内主骨(10)、中主骨(11)、外主骨(12)及支骨(13),其中内主骨(10)的外伸端枢接于支骨(13)的中部,支骨(13)的外端与中主骨(11)的一端相枢接,中主骨(11)的另一端枢接外主骨(12),在支骨(13)与中主骨(11)之间还有拉线(1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主骨(11)之“U”形凹槽(111)内活动组设一滚体(2),而拉线(14)之中段贯穿于滚体(2)与中主骨(11)之凹槽(111)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体(2)为一圆筒状,滚体(2)套接于一销轴(3)上,销轴(3)的两端凸出中主骨(11)的两外侧,并通过铆接连接于中主骨(1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伞具
,特指一种伞骨中限制回线的结构。其包括有内主骨、中主骨、外主骨及支骨,其中内主骨的外伸端枢接于支骨的中部,支骨的外端与中主骨的一端相枢接,中主骨的另一端枢接外主骨,在支骨与中主骨之间还有拉线连接,所述中主骨之“U”形凹槽内活动组设一滚体,而拉线之中段贯穿于滚体与中主骨之凹槽的内底面之间的空隙。开、收伞时,通过滚体转动导滑,减小拉线与滚体表面的摩擦力,以致拉线移动灵活,伞骨动作顺畅,而且减少拉线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文档编号A45B25/00GK2623064SQ0324718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颜秋展, 周富义 申请人:东莞清溪松岗又福伞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秋展周富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清溪松岗又福伞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