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裂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7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裂解釜,该热裂解釜包括密封连接的釜体和釜盖,所述的釜体的侧壁上带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该观察通道的其中一端通过开设在釜体侧壁上的观察孔与釜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的端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盖体。本申请中,透明盖体便于从外部观察釜内情况,同时将透明盖体设置在延伸管的端部,透明盖体远离釜体,受釜内高温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在透明盖体处安装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连续地对釜体内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还能储存至摄像机中,便于日后调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裂解釜
本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热裂解釜。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废也越来越多,固废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过,固废也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加以合理科学的处理,固废同样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要想实现固废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就必须将固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其中,固废热裂解技术是工业固废综合处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热裂解技术是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分解为:(1)以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低分子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可燃性气体;(2)在常温下为液态的包括乙酸、丙酮、甲醇等化合物在内的可燃油;(3)纯碳与玻璃、金属、土砂等混合形成的炭黑的化学分解过程。如申请号为CN201710069576.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外热热裂解与催化蒸馏耦合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料装置、热裂解装置、催化蒸馏耦合装置、冷凝装置、裂解气净化装置以及燃烧器;所述热裂解装置的外壁上设有外热炉体,所述外热炉体连接所述燃烧器,所述热裂解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进料装置,所述热裂解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催化蒸馏耦合装置的进气口,所述催化蒸馏耦合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裂解气净化装置和燃烧器依次连接;所述热裂解装置还设有进液口,所述催化蒸馏耦合装置还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所述热裂解装置的进液口。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热裂解装置一般都是密闭设备,难以观察和把握热裂解装置中正在进行的热裂解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釜外观察釜内反应情况的热裂解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裂解釜,包括密封连接的釜体和釜盖,所述的釜体的侧壁上带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该观察通道的其中一端通过开设在釜体侧壁上的观察孔与釜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的端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盖体。透明盖体便于从外部观察釜内情况,同时将透明盖体设置在延伸管的端部,透明盖体远离釜体,受釜内高温影响相对较小。为了延长透明盖体的使用寿命,本申请中的透明盖体应该选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如耐高温玻璃。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透明盖体外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连接有用于存储图像的摄像机。在透明盖体外安装摄像头便于实时连续地对釜体内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储存至摄像机中,还便于日后调阅。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釜体包括外壳和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所述的外壳与釜盖通过法兰接头密封连接。将釜体设置成外壳和内胆相互套接的形式,可以在外壳和内胆之间的空隙中放置保温材料,避免釜体温度散热过快。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观察孔开设在内胆侧壁上,所述的外壳上开设有与观察孔位置对应的对接孔,该对接孔处焊接有套设在延伸管外侧的防护管。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透明盖体通过法兰接头与延伸管密封连接。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内胆底面设有若干托架,所有托架呈环形陈列布置,所有托架围成托盘放置区,所述的托盘放置区用于放置盛装物料的托盘。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各托架顶面均带有用于将托盘限制在托盘放置区内的限位柱。在上述的热裂解釜中,所述的观察通道对准托盘放置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中,透明盖体便于从外部观察釜内情况,同时将透明盖体设置在延伸管的端部,透明盖体远离釜体,受釜内高温影响相对较小;进一步在透明盖体处安装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连续地对釜体内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还能储存至摄像机中,便于日后调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固废热裂解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固废热裂解系统中另一种热裂解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热裂解釜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热裂解釜的内胆的透视图;图5为图4中内胆底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热裂解釜的外壳的透视图;图7为图2的热裂解釜在另一视角下的透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固废热裂解系统的部分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固废热裂解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热裂解釜1、冷凝装置2和油气分离装置3。如图1和图2和图4和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热裂解釜1包括外壳11和内胆12,其中,外壳11通过法兰接头与釜盖13密封连接,内胆12则套装在外壳11内,两者之间相互固定,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的间隙中放置保温材料;外壳11外设有用于支撑热裂解釜1的支撑件。本实施的支撑件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支架14,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直接焊接在外壳11外周的支撑腿15。结合图2至图7可见,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的固定方式为:内胆12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棒16的第一安装孔17,外壳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8,在朝向内胆12的一侧,第二安装孔18的开口外缘设有定位筒19,定位筒19穿过第一安装孔17且定位筒19的外径与第一安装孔17的内径相适应、定位筒19的内径与第二安装孔18的内径相一致;在背离内胆12的一侧,第一安装孔17的开口外缘设有用于固定电加热棒16的法兰盘。电加热棒16、第一安装孔1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7有三个,且所有第一安装孔17在内胆12上呈环形阵列布置;并且,在第一安装孔17阵列内侧,内胆12上设置有三个托架110,三个托架110也呈环形陈列布置,围成托盘放置区;并且各托架110顶面均带有用于将托盘4限制在托盘放置区内的限位柱111。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釜盖13上安装有两个热电偶112,除了将热电偶112安装在釜盖13上,也可以如图1所示将热电偶112安装在釜体侧壁上,但这种安装方式需要在外壳11和内胆12上穿孔,因此较为繁琐。不管是哪种安装方式,热电偶11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但必须保证其中一个热电偶112的探头延伸至托盘放置区,另一个热电偶112的探头延伸至釜体中部;托盘放置区处于电加热棒16附件,其所在位置温度较高,而釜体中部温度相对较低,为了确保热裂解过程中釜内温度适宜,本实施例分别在托盘放置区和釜体中部检测温度,并进行综合调节。所有热电偶112均接入PLC配电柜113,PLC配电柜113将检测数据上传给PC机114。如图1所示,电加热棒16通过固态继电器接入PLC配电柜113,PLC配电柜113与PC机114相连,根据PC机114发出的相应指令,PLC配电柜113可以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启闭状态,从而决定电加热棒16是否工作。此外,内胆12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115,观察孔115处密封焊接有延伸管116,该延伸管116内设有观察通道117,观察通道117对准托盘放置区,并且在观察通道117远离观察孔115的一端的端部通过法兰接头密封连接有透明盖体118。相应地,外壳11上开设有与观察孔115位置对应的对接孔124,该对接孔124处密封焊接有套设在延伸管116外侧的防护管125。在延伸管116端部设置透明盖体118便于在透明盖体118处安装摄像头,从而可以观测内胆12内物料的物理形态变化。摄像头连接硬盘录像机119(MVR),硬盘录像机119连接PC机114,硬盘录像机119记录存储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裂解釜,包括密封连接的釜体和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侧壁上带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该观察通道的其中一端通过开设在釜体侧壁上的观察孔与釜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的端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裂解釜,包括密封连接的釜体和釜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的侧壁上带有延伸管,所述的延伸管内设置有观察通道,该观察通道的其中一端通过开设在釜体侧壁上的观察孔与釜体内部相连通,另一端的端部密封设置有透明盖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盖体外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连接有用于存储图像的摄像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裂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包括外壳和放置在外壳内的内胆,所述的外壳与釜盖通过法兰接头密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解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孔开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曽吴广张飞飞杨帆张沁怡方迅张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衢州自动化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