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50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涉及格板技术领域。它通过采用了无凸起插接梳形结构,并且本体格板上平面与延伸格板上平面相平齐,使延伸格板和本体格板相互容纳无凸起,解决了现有格板的格板强度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明显较低和格板应用场合受限的技术问题。同时,为了防止延伸格板上的延伸支撑条产生翘起,在延伸支撑条自由端下方加了横向连接筋板,使得格板各处始终保持平整,连接筋板同时还起到延伸格板外伸时对延伸格板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
本技术涉及格板
,尤其涉及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
技术介绍
在很多场合,作为工作平台的格板有伸缩的要求,既有活动格板与固定格板两部分。以往的结构为活动部分采用橡胶板,因强度不够,造成该部分并不能起到实质的承载作用,只起到防止物体堕落的作用。即使该部分采用格板叠加在固定格板上,但考虑到人在平台上工作时的安全性及舒适性等因素(如YB/T4001.1钢格栅板10.1.2规定:“为了避免行人绊倒危险,钢格板应平坦,相邻的钢格板、钢格板与构件之间的最大高度差应不超过4mm。”),其对于高空工作平台来说,格板强度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显然较低,应用场合受到限制,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其通过采用了无凸起插接梳形结构,即利用两格板槽与支撑条的相互配合,达到两者相互容纳无凸起可延伸的目的,解决了格板强度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显然较低和格板应用场合受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包括本体格板,其还包括上平面与本体格板上平面平齐的延伸格板,其中,本体格板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用于连接前后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均匀地布置的本体支撑条,相邻本体支撑条之间的前固定板上平面上开设有槽Ⅰ;延伸格板包括外形与前固定板相适应的延伸固定板、与本体支撑条平行且外形与槽Ⅰ相适应并沿槽Ⅰ可进行前后移动的延伸支撑条,延伸支撑条前端与延伸固定板连接,其后端通过下方的连接块与本体支撑条下方的外形与延伸固定板相适应的连接筋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本体格板还包括用于连接前固定板端部和后固定板端部的侧固定板Ⅱ,延伸格板还包括前后端分别与延伸固定板和延伸支撑条连接的侧固定板Ⅰ。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前固定板端部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可使侧固定板Ⅰ前后移动的槽Ⅱ,与槽Ⅱ对应位置的本体支撑条上平面上开设有与侧固定板Ⅰ相适应且可使侧固定板Ⅰ前后移动的槽Ⅲ。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前固定板为圆弧结构,后固定板为直线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延伸固定板和延伸支撑条为一体式结构,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和本体支撑条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延伸格板和本体格板均为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延伸支撑条和本体支撑条均为扁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采用了无凸起插接梳形结构,即利用两格板槽与支撑条的相互配合,达到两者相互容纳无凸起可延伸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格板的格板强度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明显较低和格板应用场合受限的技术问题。同时,为了防止延伸格板上的延伸支撑条产生翘起,在延伸支撑条自由端下方加了横向连接筋板,使得格板各处始终保持平整,连接筋板同时还起到延伸格板外伸时对延伸格板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间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左侧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延伸格板,2、本体格板,101、延伸固定板,102、延伸支撑条,103、连接筋板,104、连接块,105、侧固定板Ⅰ,201、后固定板,202、前固定板,203、槽Ⅰ,204、本体支撑条,205、槽Ⅱ,206、槽Ⅲ,207、侧固定板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在图1、图2和图3中,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其主要由本体格板2和上平面与本体格板2上平面平齐的延伸格板1组成。其中,本体格板2主要由前固定板202、后固定板201、侧固定板Ⅱ207和用于连接前后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均匀地(沿横向等间距)布置的本体支撑条204组成,侧固定板Ⅱ207两端分别与前后固定板同一方位的端部连接,即侧固定板Ⅱ207一端与前固定板202左(右)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后固定板201的左(右)端连接,相邻本体支撑条204之间的前固定板202上平面上开设有槽Ⅰ203;延伸格板1主要由外形与前固定板202相适应的延伸固定板101、与本体支撑条204平行且外形与槽Ⅰ203相适应并沿槽Ⅰ203可进行前后移动的延伸支撑条102和前后端分别与延伸固定板101和延伸支撑条102连接的侧固定板Ⅰ105组成,延伸支撑条102前端与延伸固定板101连接,其后端通过下方的连接块与本体支撑条204下方的外形与延伸固定板101相适应的连接筋板103相连接。靠近前固定板202端部(左右两端)的前固定板202上平面上均开设有可使侧固定板Ⅰ105前后移动的槽Ⅱ205,与槽Ⅱ205对应位置的本体支撑条204上平面上开设有与侧固定板Ⅰ105相适应且可使侧固定板Ⅰ105前后移动的槽Ⅲ206,其中,侧固定板Ⅰ105与槽Ⅱ205和槽Ⅲ206相接触的下平面开设有滑槽,即与槽Ⅱ205、槽Ⅲ206相接触的侧固定板Ⅰ105的厚度小于相非接触部位的厚度,以保证延伸格板1与主体格板2的上平面始终处于同一高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上述前固定板202和后固定板201可根据工作需要设计为任何结构(如圆弧结构、曲线结构、直线结构等等)。本实施例仅选用了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即后固定板201为直线结构,前固定板202为圆弧结构。同理延伸固定板1和延伸支撑条102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如相互焊接连接等),后固定板201、前固定板202和本体支撑条204亦可为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如相互焊接连接等)。延伸格板1和本体格板2均为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制成,延伸支撑条102和本体支撑条204均为扁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采用了无凸起插接梳形结构,利用延伸支撑条102与槽Ⅰ203、侧固定板Ⅰ105与槽Ⅱ205和槽Ⅲ206的相互配合,在驱动装置(如液压缸、气缸等)的作用下可使延伸格板1沿前后方向进行伸缩,使延伸格板1和本体格板2相互容纳无凸起,解决了现有格板的格板强度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明显较低和格板应用场合受限的技术问题。同时,为了防止延伸格板1上的延伸支撑条102产生翘起,在延伸支撑条102自由端下方加了横向连接筋板103,使得本技术各处始终保持平整,连接筋板103同时还起到延伸格板1外伸时对延伸格板1的限位作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包括本体格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平面与本体格板(2)上平面平齐的延伸格板(1),其中,本体格板(2)包括前固定板(202)、后固定板(201)和用于连接前后固定板(202,201)相互平行且均匀地布置的本体支撑条(204),相邻本体支撑条(204)之间的前固定板(202)上平面上开设有槽Ⅰ(203);延伸格板(1)包括外形与前固定板(202)相适应的延伸固定板(101)、与本体支撑条(204)平行且外形与槽Ⅰ(203)相适应并沿槽Ⅰ(203)可进行前后移动的延伸支撑条(102),延伸支撑条(102)前端与延伸固定板(101)连接,其后端通过下方的连接块(104)与本体支撑条(204)下方的外形与延伸固定板(101)相适应的连接筋板(10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包括本体格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平面与本体格板(2)上平面平齐的延伸格板(1),其中,本体格板(2)包括前固定板(202)、后固定板(201)和用于连接前后固定板(202,201)相互平行且均匀地布置的本体支撑条(204),相邻本体支撑条(204)之间的前固定板(202)上平面上开设有槽Ⅰ(203);延伸格板(1)包括外形与前固定板(202)相适应的延伸固定板(101)、与本体支撑条(204)平行且外形与槽Ⅰ(203)相适应并沿槽Ⅰ(203)可进行前后移动的延伸支撑条(102),延伸支撑条(102)前端与延伸固定板(101)连接,其后端通过下方的连接块(104)与本体支撑条(204)下方的外形与延伸固定板(101)相适应的连接筋板(10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凸起可延伸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格板(2)还包括用于连接前固定板(202)端部和后固定板(201)端部的侧固定板Ⅱ(207),延伸格板(1)还包括前后端分别与延伸固定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增青李彦俊任福民李山用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新倍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