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49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及方法,方法包括:在预设基坑坑底地基上设置素混凝土垫层并铺贴防水卷材,浇捣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结构底板;在地下结构底板上设置第一层预留孔洞的现浇侧墙;在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设置第二层现浇侧墙,并将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当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后,在第二层现浇侧墙上铺贴防水装置并及时回填基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上安全可靠;能够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工序简单便于操作;适用性广泛,能过应用于各种形式、各种断面形状及尺寸、各种施工方法、各种复杂地质环境、各种施工作业面及各种复杂工况下的地下结构工程抗浮稳定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近十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恶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为解决上述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决策者不可避免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地下结构的施工期间由于附建式地下结构的上部结构或者独立式地下结构正上方回填尚未完工,导致地下结构竖向荷载不足,那么其施工期间的抗浮稳定就成为了城市建设者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地下结构传统的抗浮措施包括在地下结构上临时堆载或设置抗拔桩、抗浮锚杆等。然而,我国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地下结构的抗浮机理尚不明确,特别是当地下结构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比较复杂,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翔实可靠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可借鉴参考。在工程设计中对于抗浮水位的选择多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为主,从而使得设计偏于保守(经济性不合理)或者存在较大风险(安全性不足)。地下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设基坑坑底地基上设置素混凝土垫层并铺贴防水卷材,浇捣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结构底板;在所述地下结构底板上设置第一层现浇侧墙;在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设置第二层现浇侧墙,并将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当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后,在所述第二层现浇侧墙上铺贴防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结构施工期间水力自动平衡抗浮稳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预设基坑坑底地基上设置素混凝土垫层并铺贴防水卷材,浇捣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结构底板;在所述地下结构底板上设置第一层现浇侧墙;在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设置第二层现浇侧墙,并将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当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后,在所述第二层现浇侧墙上铺贴防水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结构底板上设置第一层现浇侧墙的步骤具体为:满足地下结构侧墙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厚度的要求下浇捣地下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一层现浇侧墙;在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上预留孔洞;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浇捣养护完成后,在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土工布等临时反滤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的外侧、内侧或两侧设置第二层现浇侧墙,并将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的步骤具体为:当地下结构的上部结构施工完成或其正上方的回填荷载满足运营使用期间抗浮稳定的要求后,拆除设置在第一层现浇侧墙上的临时反滤材料;后浇地下结构第一层现浇侧墙的一侧或两侧的混凝土形成第二层现浇混凝土侧墙,使地下结构侧墙的先浇混凝土部分与后浇部分钢筋混凝土墙叠合在一起形成叠合墙协同受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层现浇侧墙和第二层现浇侧墙叠合后,在所述第二层现浇侧墙上铺贴防水装置具体为:当后浇部分的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对地下结构的侧墙铺贴一侧或两侧防水卷材并及时回填基坑。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侧墙上预留孔洞,孔洞的形状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军伟杨仕教陈文昭彭成江俊设胡萍龙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