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44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支杆,所述第一夹持支杆的一侧通过连接旋盘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支杆,所述连接旋盘通过插柱分别与第一夹持支杆和第二夹持支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支杆、第二夹持支杆、第三夹持支杆和第四夹持支杆的侧壁上端均设有一个半圆形薄片,所述第一夹持支杆与第二夹持支杆的顶部和第三夹持支杆与第四夹持支杆的底部均焊接有一个扁平支杆,所述扁平支杆的一端侧壁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粘附压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第一夹持支杆、第二夹持支杆、第三夹持支杆和第四夹持支杆上均设置了一个半圆形薄片,以使得在夹持面膜布的时候,会更容易的将面膜布翻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
本技术涉及面膜加工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面膜布就是面膜精华物质的载体,可以直接敷在面部;目前比较常见的面膜布多为无纺布面膜、蚕丝面膜和果浆纤维面膜。市面上最常见的面膜布类型,优点就是简化了软膜的繁琐操作,方便顾客在家护理,而且价格亲民,更容易上使用者接受。但同样无纺布作为面膜布缺点也很明显,其与皮肤亲和力不佳,仅仅是精华液的载体;精华液中的营养成分透皮吸收率有多高是个问号,效果也不甚理想。而且无纺布面膜会出现“反吸”现象在对面膜加工包装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将面膜布折叠,这种操作一般都是在无菌箱中进行,然而现有的操作方式,几乎都是通过戴上无菌手套对面膜布进行折叠,但是无菌手套较厚,不容易拿捏面膜布,导致折叠不便,操作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支杆,所述第一夹持支杆的一侧通过连接旋盘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支杆,所述连接旋盘通过插柱分别与第一夹持支杆和第二夹持支杆转动连接,且第二夹持支杆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的一侧通过连接旋盘(6)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支杆(5),所述连接旋盘(6)通过插柱(7)分别与第一夹持支杆(3)和第二夹持支杆(5)转动连接,且第二夹持支杆(5)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支杆(9),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支杆(8),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和第二夹持支杆(5)之间底端固定有挤压弹簧(4),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第二夹持支杆(5)、第三夹持支杆(9)和第四夹持支杆(8)的侧壁上端均设有一个半圆形薄片(2),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与第二夹持支杆(5)的顶部和第三夹持支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膜布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支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的一侧通过连接旋盘(6)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支杆(5),所述连接旋盘(6)通过插柱(7)分别与第一夹持支杆(3)和第二夹持支杆(5)转动连接,且第二夹持支杆(5)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夹持支杆(9),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夹持支杆(8),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和第二夹持支杆(5)之间底端固定有挤压弹簧(4),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第二夹持支杆(5)、第三夹持支杆(9)和第四夹持支杆(8)的侧壁上端均设有一个半圆形薄片(2),所述第一夹持支杆(3)与第二夹持支杆(5)的顶部和第三夹持支杆(9)与第四夹持支杆(8)的底部均焊接有一个扁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超强陆希
申请(专利权)人:圣菲之美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