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专利>正文

翻转式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074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转式马桶,翻转式马桶由挡体及坐便器组成,挡体底部的地面上设有支撑座,坐便器的底部与支撑座铰接,坐便器的后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排污口,马桶上设有限位装置,马桶在使用状态时,马桶的坐面与地面平行,马桶在翻转状态时,马桶的坐面转入挡体,坐便器的底面与挡体的前立面相适配。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很多马桶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以及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该翻转式马桶占用空间小,水耗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同时还能美化生活环境,尤其适用于卫生间比较狭小的场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洁具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活动的翻转式马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马桶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但现在很多家庭的卫生 间面积较小,卫生间内设置了洗脸盆、马桶及洗浴设备后就几乎没有什么 空余的地方,使人感觉卫生间非常狭小,很不方便,而马桶又占用了其中 相当的空间,同时,马桶的存在也给人以不好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马 桶的用水量也很大,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马桶如何节水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公告日为2001年6月13日的授权公告号CN 2434356Y公 开了一种翻转式马桶,马桶设置在洗手台下面,马桶下面设置固定台,固 定台底部安装滚轮,采用类似抽屉的方式,使用时将马桶从洗手台下面拉 出,使用后将马桶推入洗手台的下面。公告日为2005年10月26日的授权 公告号CN 2736437Y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的翻转式马桶,马桶设置在洗脸盆 下面,马桶的下面设置托架,托架载着马桶在水平方向可以转动,使用时 将马桶从洗脸盆下转出,使用后将马桶转回洗脸盆下面。这两种马桶虽然 达到了节水、减少占地空间的目的,但由于马桶水平方向的尺寸较大,因 此这两种马桶需要安置在较大的洗手台或洗脸盆底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4了它们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很多马桶占用空间大,影响美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 占用空间小,外形美观的翻转式马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解决目前马桶的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节水的翻转式马桶。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翻转式马桶由 挡体及坐便器组成,挡体的底部的地面上设有支撑座,坐便器的底部与支 撑座铰接,坐便器的后部设有进水口,下部设有排污口,马桶上设有限位 装置,马桶在使用状态时,马桶的坐面与地面平行,马桶在翻转状态时, 马桶的坐面转入挡体,坐便器的底面与挡体的前立面相适配。将坐便器设 计成可以翻转的形式,坐便器向下转动至坐面在水平位置时,马桶就可以 正常使用,使用后,将坐便器向上转动,整个坐便器便转入挡体,坐便器 的底面与挡体的前立面持平,这样,坐便器竖起不但减少了占地空间,外 观上也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桶,起到了节约空间,美化卫生间环境的作 用。马桶上的限位装置,用来限定马桶使用状态的位置,保证马桶的正常 使用。如果将马桶设置在原有的卫生设备比如水池、洗衣板下面,或者直 接嵌入墙壁,则效果会更好。作为优选,限位装置为支撑脚,设置在坐便器的两侧,马桶在使用状 态时,支撑脚的下端支撑在地面上,支撑脚为倒L形,其折弯处与坐便器 铰接,上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挡体底部设置的支座铰接。在坐便器的前端两侧设置支撑脚,马桶使用时人体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支 撑脚,不但稳固,而且对挡体的强度没有什么要求,使得马桶可以方便的 设置在洗衣板、水池底下或者嵌入墙壁。同时,支撑脚、连杆等构成四连 杆结构,坐便器放下时,支撑脚自动展开,坐便器收起时,支撑脚自动收 回与坐便器一起没入挡体,方便实用。坐便器的放下和收起,既可以由人 力完成,也可以通过设置电动机实现电动操作来完成。此外,支撑脚也可 以设置在坐便器的下面。作为另一种限位方式,限位装置为滑动副,坐便器的两侧设有滑动块, 挡体的内侧设有弧形滑动槽,滑动块与滑动槽相适配,马桶在使用状态时, 滑动块位于滑动槽靠近挡体前立面的末端。这种限位方式外表齐整,但对 挡体的强度要求相对较高。另外,限位装置也可以采用铁链、绳索等拉住 坐便器的结构形式。对于直冲式的马桶来说,坐便器后部的进水口通过软管与自来水管道 相连接,采用软管的目的是考虑到坐便器需要转动,进水口的位置不固定, 这样的结构适用于水压较大且供水情况良好的地方使用。作为翻转式马桶的另一种形式,挡体的上部设有贮水箱,贮水箱的前 侧面为斜面,马桶在翻转状态时,坐便器的坐面紧靠贮水箱的前侧面。这 种形式利用了坐便器的外形呈三角形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坐便器收起时挡 体内部所剩余的空间,在不增加挡体体积的情况下设置了贮水箱,适合大 多数地方使用。由于马桶是一般家庭的用水大户,从节约水资源的情况考虑,本专利技术 还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挡体上设有洗手槽,洗手槽的放水口直通贮水箱,贮水箱上部设有溢水口,溢水口通过管路连接下水道。将马桶设置在洗手 槽下面, 一是考虑到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来冲马桶,达 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二是洗手槽是一般卫生间的必备设施,将马桶设置 在下面,等于是马桶没有占用任何空间,彻底解决了马桶占用空间、影响 美观以及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对于设置贮水箱的翻转式马桶,贮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 过软管与坐便器的后部的进水口相连接。翻转式马桶挡体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坐便器下部的排污口通过软管 与挡体的底部的排污管道相连接。采用软管的目的是考虑到坐便器需要转 动,排污口的位置不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很多马桶占用空间大,影 响美观以及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该翻转式马桶占用空间小, 水耗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同时还能美化生活环境。尤其 适用于卫生间比较狭小的场合,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1翻转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2使用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3使用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2翻转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翻转式马桶实施例4使用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l.挡体,2.贮水箱,3.坐便器,4.前立面,5.连杆,6.支 撑脚,7.底面,8.支撑座,9.进水口, 10.排污口, 11.出水口, 12.排 污管道,13.支座,14.洗手槽,15.溢水口, 16.前侧面,17.坐面, 18.放水口, 19.滑动块,20.滑动槽。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翻转式马桶由挡体1及坐便器3组成, 挡体1底部的地面上设有支撑座8,坐便器3的底部与支撑座8铰接,坐便 器3的后部设有进水口 9,进水口 9通过软管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坐便器 3的下部设有排污口 10,挡体1的底部设有排污管道12,坐便器3下部的 排污口 10通过软管与挡体1底部的排污管道12相连接。马桶上设有限位 装置,限位装置为坐便器3两侧设置的支撑脚6,支撑脚6为倒L形,其折 弯处与坐便器3铰接,上端与连杆5的一端铰接,连杆5的另一端和挡体1 底部设置的支座13铰接。马桶在使用状态时,坐面17与地面平行,马桶 在翻转状态时,坐面17转入挡体1,坐便器3的底面7与挡体1的前立面 4持平(见图2)。 实施例2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2中,翻转式马桶由挡体1及坐便器3组成, 挡体l的上部设有贮水箱2,贮水箱2的前侧面16为斜面,贮水箱2的底 部设有出水口 11。挡体l的底部设有支撑座8,坐便器3的底部与支撑座8铰接,坐便器3的后部设有进水口 9,进水口 9通过软管与jie水箱2底部的 出水口ll相连接。马桶在翻转状态时,坐便器3转入挡体1,坐便器3的 底面7与挡体1的前立面4持平,坐便器3的坐面17紧靠]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转式马桶,由挡体及坐便器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挡体(1)的底部的地面上设有支撑座(8),坐便器(3)的底部与支撑座(8)铰接,坐便器(3)的后部设有进水口(9),下部设有排污口(10),马桶上设有限位装置,马桶在使用状态时,马桶的坐面(17)与地面平行,马桶在翻转状态时,马桶的坐面(17)转入挡体(1),坐便器(3)的底面(7)与挡体(1)的前立面(4)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