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纪鹏专利>正文

翻斗式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168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水量少的翻斗式坐便器,它是由底座、翻斗和自动冲水结构组成;翻斗通过凸轴在底座内可以前后翻动;在底座的两侧凹槽的端面有通到底座壁外的半圆孔,翻斗凸轴为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向内凸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冲水小孔,向外凸的轴端面上有弓形孔,日常时半圆孔与弓形孔接触面处于不导通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翻斗的翻动角度来调整冲水量的大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坐便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式的坐便器普遍采用水箱式冲水坐便器。它是由一个整体的座坑体和储水箱组成。由于座坑的下水道是u形的存水管腔,冲洗时的阻力较大,常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才能把排泄物冲到下水管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坐便器耗水量大的弊端,提出一种耗水量小的翻 斗式坐便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由底座、翻斗和自动冲水结 构组成;其中所述的底座有90° -120°缺口的扁球形内腔,内腔的底部有漏斗式下水道, 缺口朝向斜上方,适合人们大便时的坐姿,底座的两侧有圆形凹槽;所述的翻斗是一个与底座内腔相匹配的90。 120°缺口的扁球壳体,扁球 壳体轴部位设计有凸轴,凸轴插入底座两侧的凹槽中,使翻斗在底座内可以前 后翻动;所述的自动冲水结构是在底座的两侧凹槽的端面有通到底座壁外的半圆 孔,每个半圆孔与进水管道相通,进水管道可以是一个独立部件,也可以是一 个与底座连体的管腔;扁球壳体的凸轴设计成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向内凸 的朝向壳体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若干冲水小孔,向外凸的轴部端面上有弓形 孔,而且日常时半圆孔与弓形孔的接触面处于不导通状态。为了限制翻斗仅在底座的缺口内来回翻动,翻斗的顶缘部分设计有凸缘 为了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冲出,在底座上与翻斗下缘的接触部分设计有卡 槽,翻斗下缘卡在卡槽中;日常时翻斗处于闭合状态,防止臭气冲出,人们大 小便后,翻转翻斗,污物倾入漏斗式下水道。为了防止半圆孔与弓形孔接触部位在日常时漏水,两者闭合面要满足密封 要求。密封结构可在接触部位采用弹性密封垫密封,也可设计成光洁面并保持 一定的接触压力实现密封。为保证一定压力,翻斗可采用非刚性的塑料壳体。这种坐便器的冲水过程是,日常时底座上的进水管道与翻斗轴部的空腔不 相通无水流出。当大小便后翻动翻斗时,弓形孔转动一个角度,与底座上的半 圆孔相互贯通,自来水进入扁球壳体轴部空腔,通过冲水小孔,形成高压细流 冲刷翻斗。翻斗转动角度愈大,开孔愈大,冲水量就愈大。根据冲刷污物量, 人们可随时调整翻斗转动角度,灵活掌握停留时间,达到节水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翻动翻斗可直接将污物倾入下水道,根本不用大量 的自来水即可冲刷干净。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显示了底座是120。缺口的形状;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3是图1的B-B的剖视图4是图2的L部放大图5是图4的C-C剖视图6是图4的D-D剖视图7是图1的I部放大图8是图4的E—E剖视图;图9是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显示了底座是90°缺口的形状;图10是图9的F—F剖面图11是轴接触部位带有密封垫的剖面图。图例说明l-底座,2-卡槽,3-翻斗,4-漏斗式下水道,5-进水管腔, 6-进水孔,7-凸缘,8-空腔体,9-圆形凹槽,10-凸轴,11-半圆孔,12-弓形孔,13-冲水小孔,14-光洁面,15-弹性密封垫。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8所示,它由底座l、翻斗3和自动冲水结构组成;所述的底座1有12(T缺口的扁球形内腔,内腔的底部有漏斗式下水道4,缺口朝向斜 上方,适合人们大便时的坐姿,底座1的两侧有圆形凹槽9。所述的翻斗3是一个 与底座l内腔相匹配的半个扁球壳体,扁球壳体轴部位设计有凸轴IO,凸轴10插 入底座1两侧的圆形凹槽9中,使翻斗3在底座1内可以前后翻动;为了限制翻斗3 仅在底座l的缺口内来回翻动,翻斗3的顶缘部分设计有凸缘7;为了防止下水道 内的臭气冲出,在底座l上与的接触部分设计有卡槽2,翻斗3下缘卡在卡槽2中, 日常时翻斗处于闭合状态,防止臭气冲出,人们大小便后,翻转翻斗3,污物倾 入漏斗式下水道4。所述的自动冲水结构是在底座1的两个圆形凹槽9的端面有通 到底座l壁外的半圆孔ll,每个半圆孔ll与进水管道相通,进水管道是一个与底 座连体的管腔5;扁球壳体凸轴10设计成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8,向内凸的朝 向壳体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若干冲水小孔13,向外凸的轴部端面有弓形孔12。 如图4所示,扁球壳体凸轴10与圆形凹槽9的接触端面(转动面)为光洁面14以 保证密封。且翻斗3采用非刚性材料制作,安装前凸轴10呈向外撑的状态,安装 在底座1上后,外撑力(即接触压力)要保证大于自来水的压力,防止漏水。这种坐便器的冲水过程是,日常时,底座1凹槽端面的半圆孔11与翻斗3轴 部的弓形孔12正好错位,即底座1上的进水管腔5与冲水小孔13不相通。当大小 便后翻动翻斗3时,弓形孔12转动一个角度,与进水管腔5相互贯通,自来水进 入翻斗3轴部空腔,通过冲水小孔13形成高压细流冲刷翻斗3,翻斗3转动角度愈 大,开孔愈大,冲水量就愈大。实施例二,图9另一实施例,图中显示了底座的外形是一个有90。缺口的形 状,翻斗是一个有大于90。缺口的扁球壳体,其构造如上个实施例所述,在此 不再详述。图U又示出了实施例已和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密封结构,它是在转动面上设 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是一个带有半圆孔的橡胶圈。采用这种密封结构时,翻 斗3可采用刚性材料,如陶瓷、亚克力等。权利要求1、一种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它是由底座、翻斗和自动冲水结构组成;所述的底座有90°-120°缺口的扁球形内腔,内腔的底部有漏斗式下水道,缺口朝向斜上方,适合人们大便时的坐姿,底座的两侧有圆形凹槽;所述的翻斗是一个与底座内腔相匹配的90°~120°缺口的扁球壳体,翻斗轴部位设计有凸轴,凸轴插入底座两侧的凹槽中,使翻斗在底座内可以前后翻动;所述的自动冲水结构是在底座的两侧凹槽的端面有通到底座壁外的半圆孔,每个半圆孔与进水管道相通;扁球壳体的凸轴为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向内凸的朝向壳体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冲水小孔,向外凸的轴部端面上有弓形孔,而且日常时半圆孔与弓形孔接触面处于不导通状态。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翻斗的顶缘部分加工有凸缘。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在底座上与翻斗下缘的接 触部分加工有卡槽,翻斗下缘卡在卡槽中。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翻斗的顶缘部分加工有凸 缘,在底座上与翻斗下缘的接触部分加工有卡槽,翻斗下缘卡在卡槽中。5、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半圆孔与弓形孔 接触面设置有半圆孔的密封垫。6、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半圆孔与弓形孔 接触面为光洁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水量少的翻斗式坐便器,它是由底座、翻斗和自动冲水结构组成;翻斗通过凸轴在底座内可以前后翻动;在底座的两侧凹槽的端面有通到底座壁外的半圆孔,翻斗凸轴为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向内凸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冲水小孔,向外凸的轴端面上有弓形孔,日常时半圆孔与弓形孔接触面处于不导通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翻斗的翻动角度来调整冲水量的大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文档编号E03D11/13GK101307615SQ20081001667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鹏 纪 申请人:鹏 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斗式坐便器,其特征是,它是由底座、翻斗和自动冲水结构组成;所述的底座有90°-120°缺口的扁球形内腔,内腔的底部有漏斗式下水道,缺口朝向斜上方,适合人们大便时的坐姿,底座的两侧有圆形凹槽;所述的翻斗是一个与底座内腔相匹配的90°~120°缺口的扁球壳体,翻斗轴部位设计有凸轴,凸轴插入底座两侧的凹槽中,使翻斗在底座内可以前后翻动;所述的自动冲水结构是在底座的两侧凹槽的端面有通到底座壁外的半圆孔,每个半圆孔与进水管道相通;扁球壳体的凸轴为既内凸又外凸的空腔体,向内凸的朝向壳体的空腔体侧面上布置有冲水小孔,向外凸的轴部端面上有弓形孔,而且日常时半圆孔与弓形孔接触面处于不导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鹏
申请(专利权)人:纪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