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领域设备,具体是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小汽车的逐渐普及,用户范围也相应扩大。以往多为男士司机,而现在不乏女士驾车,甚至也有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士经常使用车辆。因此过去笨重难看、操作困难的汽车用千斤顶已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所开发设计的新型汽车用千斤顶必须要求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全高效、新型快速切换且生产成本低。手动千斤顶的动力来源是人力驱动。虽然制造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使用时必须用手不断操作才能升降套筒或举臂,所以费时费力,使用极其不便。电动千斤顶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机驱动。使用时直接利用汽车自备电源,驱动直流电机,通过适当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代替手工操作控制千斤顶的升降。但是单纯的电动千斤顶同样存在着局限性,如当电动装置损坏或者由于别的原因而导致电动装置无法工作时千斤顶就无法使用,采用手摇非常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脚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和脚踏机构;所述升降机构(1)安装在底板(9)上,所述底板(9)内侧设置有空腔且其右侧设置成开口状,底板(9)的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8),脚踏机构卡接在活动板(18)上,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螺纹套筒(2)、升降腔(3)、螺纹杆(4)和抵接板(21),螺纹套筒(2)的上端贯穿升降腔(3)的上端且与抵接板(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2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动球(23),活动球卡接在设置于螺纹套筒(2)上的半球型凹槽(24),所述脚踏机构包括限位侧板(10)、脚踏板(11)、弧形板(12)、环形齿轮(13)、棘轮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和脚踏机构;所述升降机构(1)安装在底板(9)上,所述底板(9)内侧设置有空腔且其右侧设置成开口状,底板(9)的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板(18),脚踏机构卡接在活动板(18)上,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螺纹套筒(2)、升降腔(3)、螺纹杆(4)和抵接板(21),螺纹套筒(2)的上端贯穿升降腔(3)的上端且与抵接板(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2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活动球(23),活动球卡接在设置于螺纹套筒(2)上的半球型凹槽(24),所述脚踏机构包括限位侧板(10)、脚踏板(11)、弧形板(12)、环形齿轮(13)、棘轮机构、套环(15)和转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的外侧端固定安装有条形凸起块,升降腔(3)的上壁设置有与条形凸起块对应的条形凹槽,条形凸起块滑动连接在条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筒(2)与螺纹杆(4)螺纹连接,螺纹杆(4)上固定安装有锥齿轮A(5),锥齿轮A(5)与固定安装在第一转动杆(7)一端的锥齿轮B(6)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汽车用起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7)的另一端贯穿升降腔(3)的侧壁且与第二转动杆(8)连接,第二转动杆(8)通过旋转套筒固定于活动板(18)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明,范煜,程玉成,严建文,王玉山,时春生,付冬生,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