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及其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91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及其扳手,所述飞轮螺母套筒为柱状结构,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飞轮螺母套筒内壁为六棱柱形,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表面镜像设置有一对或者多对通孔,每对所述通孔对应的镜像平面通过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中心轴。所述扳手,包括柄部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柄部的一端;所述柄部为一直杆,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共同具有两个平行的水平端面,远离所述头部的所述柄部一端为等直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制作,所述的扳手能够与飞轮螺母套筒搭配使用,装卸飞轮螺母更省力,同时所述扳手还能够装卸端盖螺母以及拆卸飞轮和平衡轴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及其扳手
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及其扳手。
技术介绍
在柴油机装配过程中,由于柴油机飞轮尺寸较大,需要选用孔径较大的六角扳手,这种大孔径的六角扳手需要拉孔制作,工艺较复杂,不便于批量制造,若是采用锻造工艺,成本较高,而采用铸造工艺制作出的成品外表较粗糙。同时由于柴油机运转时振动剧烈,为避免飞轮螺母掉落,安装时要将飞轮螺母拧紧,采用扳手直接旋转螺母时,人工作用于扳手上的扭转力会分散至螺母表面,其中只有作用于螺母六角处的力矩是完全有效力矩,而作用于螺母的六个面上力矩方向与螺母旋转方向不完全相同,存在力矩损失,因此采用扳手直接旋转螺母时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省力且应用范围较广的飞轮螺母套筒及其扳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轮螺母套筒,所述飞轮螺母套筒为柱状结构,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飞轮螺母套筒内壁为六棱柱形,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表面镜像设置有一对或者多对通孔,每对所述通孔对应的镜像平面通过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中心轴。进一步的,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外壁为圆柱形或者六棱柱形。进一步的,所述飞轮螺母套筒为六棱柱环,每个所述通孔均设置在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其中一个面上。一种适用于以上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的扳手,包括柄部和头部;所述头部位于所述柄部的一端;所述柄部为一直杆,所述“直杆”是指轴线为直线的杆,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共同具有两个平行的水平端面,所述水平端面上沿所述柄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飞轮拆卸孔、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和第二飞轮拆卸孔,位于所述头部的水平端面上设有端盖拆卸孔,远离所述头部的所述柄部一端为等直杆,所述“等直杆”是指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不变并且其轴线为直线的杆,所述等直杆适于同时穿过一对所述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拆卸孔、所述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所述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和所述第二飞轮拆卸孔为圆孔或者四边形孔,所述端盖拆卸孔为六边形孔。优选的,所述头部的最大宽度d大于所述柄部的最大宽度b。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拆卸孔、所述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所述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和所述第二飞轮拆卸孔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位于所述等直杆上,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正向投影形状为矩形或者腰圆形,所述“正向投影”是指投影面位于镜像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飞轮拆卸孔、所述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所述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和所述第二飞轮拆卸孔均位于所述等直杆和所述头部之间的所述柄部上,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正向投影形状为圆形、矩形或者腰圆形。优选的,所述头部和所述等直杆直接连接,或者所述头部经直杆段与所述等直杆连接。优选的,位于所述扳手两端的所述头部和柄部的端部棱角处分别设有倒角。所述头部与所述柄部之间采用圆角或者异径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制作,且作为飞轮螺母和扳手之间的转接部件,在未改变飞轮螺母结构和尺寸的前提下,扳手的尺寸可以减小,无需适应飞轮螺母的尺寸;同时,扳手套在所述套筒上的所述通孔内,人工作用于扳手上的扭转力直接传递到通孔上,不存在力矩损失,装卸飞轮螺母更省力。本技术所述的扳手能够与飞轮螺母套筒搭配使用,用于装卸飞轮螺母,同时所述扳手还能够装卸端盖螺母以及拆卸飞轮和平衡轴齿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飞轮螺母套筒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和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1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1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1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2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2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2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2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3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所述扳手的实施例4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图15是本技术所述扳手和飞轮螺母套筒配合使用状态图。图中,1、套筒,1-1、内壁,1-2、外壁,1-3、通孔,1-30、镜像平面,2、扳手,21、柄部,22、头部,23、水平端面,211、第一飞轮拆卸孔,212、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3、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4、第二飞轮拆卸孔,221、端盖拆卸孔,215、等直杆,216、直杆段,24、倒角。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如图1-3所示,飞轮螺母套筒1为柱状结构,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部上下贯通,用于套设在飞轮螺母上,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壁1-1为六棱柱形,与飞轮螺母外表面形状对应,飞轮螺母套筒1的表面镜像设置有一对或者多对通孔1-3,每对通孔1-3对应的镜像平面1-30通过飞轮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将扳手2套在其中一对通孔1-3中便可以转动飞轮螺母套筒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1的外壁1-2为非功能性结构,因此外壁1-2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为了美观和便于制作,作为优选的,飞轮螺母套筒1的外壁1-2为圆柱形或者六棱柱形。当飞轮螺母套筒1为六棱柱环结构时,通孔1-3可以位于飞轮螺母套筒1的其中一个面上,也可以位于飞轮螺母套筒1的棱角上,作为优选的,每个通孔1-3均设置在飞轮螺母套筒1的其中一个面上,与通孔1-3位于飞轮螺母套筒1的棱角上的结构相比,飞轮螺母套筒1上用于正面承受扳手2作用于通孔1-3的力的面积较大,通孔1-3的承受能力增大,通孔1-3不易变形。一种适用于以上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1的扳手2,如图4-14所示,包括柄部21和头部22;头部22位于柄部21的一端;柄部21为一直杆,柄部21和头部22共同具有两个平行的水平端面23,水平端面23上沿柄部2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飞轮拆卸孔211、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2、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3和第二飞轮拆卸孔214,位于头部22的水平端面23上设有端盖拆卸孔221,水平端面23的设置有助于在装卸过程中将扳手2与柴油机端面贴合,避免扳手2频繁从螺母上脱落,影响拆装速度,远离头部22的柄部21一端为等直杆215,等直杆215适于同时穿过一对通孔1-3,“适于”是指等直杆215的截面尺寸与通孔1-3的截面尺寸相近,等直杆215穿过通孔1-3时不会上下晃动,可以减少力矩损失,采用等直杆215是由于每对通孔1-3都是镜像设置,因此穿过通孔1-3的柄部21必须为等截面的直杆,即等直杆215,这样才能保证该部分同时穿过其中一对通孔1-3。通常情况下,第一飞轮拆卸孔211、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2、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3和第二飞轮拆卸孔214均为圆孔或者四边形孔,端盖拆卸孔221为六边形孔。且由于第一飞轮拆卸孔211、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2、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3和第二飞轮拆卸孔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为柱状结构,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部上下贯通,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壁(1‑1)为六棱柱形,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表面镜像设置有一对或者多对通孔(1‑3),每对通孔(1‑3)对应的镜像平面(1‑30)通过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螺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为柱状结构,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部上下贯通,飞轮螺母套筒(1)的内壁(1-1)为六棱柱形,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表面镜像设置有一对或者多对通孔(1-3),每对通孔(1-3)对应的镜像平面(1-30)通过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中心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外壁(1-2)为圆柱形或者六棱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为六棱柱环,每个所述通孔(1-3)均设置在所述飞轮螺母套筒(1)的其中一个面上。4.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飞轮螺母套筒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柄部(21)和头部(22);所述头部(22)位于柄部(21)的一端;所述柄部(21)为一直杆,柄部(21)和头部(22)共同具有两个平行的水平端面(23),所述水平端面(23)上沿所述柄部(21)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飞轮拆卸孔(211)、第一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2)、第二平衡轴齿轮拆卸孔(213)和第二飞轮拆卸孔(214),位于所述头部(22)的水平端面(23)上设有端盖拆卸孔(221),远离所述头部(22)的所述柄部(21)一端为等直杆(215),所述等直杆(215)适于同时穿过一对所述通孔(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小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中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