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翁渔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86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婴儿车,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采用三段式结构,可满足婴儿在婴儿车内多种姿态的需求。另外,在婴儿车上还设有身份识别单元、智能遮阳单元、智能照明单元、智能报警单元和智能驱动单元,通过上述功能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身份识别、防跌倒、运动状态检测、防抱走、适应婴儿的不同姿态、亲子面对面、智能遮阳、智能照明和智能助力等多种功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婴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车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智能婴儿车。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是宝宝最喜爱的散步交通工具,更是妈妈带宝宝上街购物时的必须品。现有的婴儿车由于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存在着以下不足:1)婴儿车的姿态单一,无法满足婴儿在婴儿车内多种姿态的要求。2)婴儿车的靠背或放脚处需手动调节,调节效率低,缺乏智能化。3)婴儿车重心偏高,稳定性较差,再加上车体质量较大,发生翻车时看护人很难及时反应,存在安全隐患。4)婴儿车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如人贩子等;普通的婴儿车并没有针对的防护措施。5)婴儿车车体质量大,看护人在推行婴儿车,尤其是上坡时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婴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婴儿车,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底板采用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设置在第一底板一端的用于支撑上半身的第二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底板另一端的用于支撑下半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婴儿车,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的底板采用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包括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21)、设置在第一底板(21)一端的用于支撑上半身的第二底板(22)、以及设置在第一底板(21)另一端的用于支撑下半身的第三底板(23);所述第二底板(22)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一底板(21)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22)两侧侧面分别开设有一定位孔(24),在定位孔(24)外侧的支架(1)上设有与定位孔(24)对应的插销孔(25)和插销(26),插销(26)用于穿过插销孔(25)和定位孔(24)将第二底板(22)和支架(1)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婴儿车,包括支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的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的底板采用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包括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21)、设置在第一底板(21)一端的用于支撑上半身的第二底板(22)、以及设置在第一底板(21)另一端的用于支撑下半身的第三底板(23);所述第二底板(22)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一底板(21)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22)两侧侧面分别开设有一定位孔(24),在定位孔(24)外侧的支架(1)上设有与定位孔(24)对应的插销孔(25)和插销(26),插销(26)用于穿过插销孔(25)和定位孔(24)将第二底板(22)和支架(1)固定;所述第三底板(23)通过第二合页与第一底板(21)连接,在所述第三底板(23)侧方的支架(1)设有螺纹孔(27),在螺纹孔(27)内设有紧固螺栓(28),紧固螺栓(28)可沿螺纹孔(27)的轴向向内移动,并抵住第三底板(23)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单片机(3)、单片机(3)的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组件连接,单片机(3)的输出端与执行单元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光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所述执行单元包括遮阳单元、照明单元、报警单元和运动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单元包括舵机(41)、遮阳支架(42)和遮阳布(43);所述舵机(41)设置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支架(1)的内侧,遮阳支架(42)安装在支架(1)的外侧,在所述遮阳支架(42)上设有遮阳布(43);舵机(41)的输入端与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翁渔许多孔易成陈天怡
申请(专利权)人:张翁渔许多孔易成陈天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