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985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所述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汽车的外周,每个接近传感器均对应汽车上的某一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靠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既能够有效避免因灵敏度过高而发生的误判,又能够避免因降低灵敏度而将潜在危险判定为误报的事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的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
技术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测试行驶近五十万公里,其中最后八万公里是在没有任何人为安全干预措施下完成的。虽然目前的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据新闻报导,美国一辆自动驾驶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Tempe市发生交通事故,与一名正在过马路的行人相撞,行人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据分析,由于之前Uber的自动驾驶车灵敏性过高,当计算机视觉软件探测到物体时,它就会变得过于谨慎,进行减速或者停车。因此,Uber决定调整其感知系统敏感度,令其不会对潜在的“误报”物体过于谨慎,然而由于感知系统过于疏忽,软件没能立刻对该行人作出反应,尽管系统探测到她正推着自行车穿过街道,但是她被调整为忽视那些被认定为“误报”的物体,最终导致Uber软件没有作出反应,从而导致悲剧的产生。鉴于此,提出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既能解决无人驾驶系统因灵敏度过高导致误判经常发生的问题,又能解决因将低灵敏度将危险判定为误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控制系统、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所述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汽车的外周,每个接近传感器均一一对应汽车上的某一位置;在工作状态中,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汽车的运行状态以第一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一数字“0”代表状态安全,第一数字“1”代表状态不安全;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0”时,则说明可以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1”时,则提示无法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汽车四周有无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以第二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二数字“0”代表无障碍物,第二数字“1”代表有障碍物;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有接近传感器的发送的第二数字为“0”时,则说明此时行驶安全,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控制系统接收到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发送的第二数字为“1”时,则说明此时存在障碍物,触发罗盘检测仪检测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并将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分别和对应传感一个接近传感器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相比较: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大于或等于Y,则判定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小于Y,则判定汽车存在撞上障碍物的可能,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系统减速停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速度控制系统,通过速度控制系统控制汽车的时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还包括一速度检测模块,所述速度检测模块包括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器组成的光电编码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以及图像处理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图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GPS定位机构,该GPS定位机构设在汽车驾驶室内,用于对汽车的全球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远程控制系统,用于对汽车的安全远程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的范围为45°~7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包括TMSC5000型号芯片。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以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状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汽车的运行状态以第一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0”时,则说明可以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1”时,则提示无法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汽车四周有无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以第二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有接近传感器的发送的第二数字为“0”时,则说明此时行驶安全;若控制系统接收到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发送的第二数字为“1”时,则说明此时存在障碍物,触发罗盘检测仪检测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并将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分别和对应传感一个接近传感器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相比较: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大于或等于Y,则判定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小于Y,则判定汽车存在撞上障碍物的可能,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系统减速停车。本专利技术可靠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高,既能够有效避免因灵敏度过高而发生的误判,又能够避免因降低灵敏度而将潜在危险判定为误报的事情发生。附图说明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将进一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参见附图1,包括控制系统、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所述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汽车的外周,每个接近传感器均对应汽车上的某一位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TMSC5000型号的芯片。在工作状态中,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汽车的运行状态以第一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一数字“0”代表状态安全,第一数字“1”代表状态不安全;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0”时,则说明可以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1”时,则提示无法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汽车四周有无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以第二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二数字“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所述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汽车的外周,每个接近传感器均一一对应汽车上的某一位置;在工作状态中,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汽车的运行状态以第一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一数字“0”代表状态安全,第一数字“1”代表状态不安全;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0”时,则说明可以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1”时,则提示无法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汽车四周有无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以第二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二数字“0”代表无障碍物,第二数字“1”代表有障碍物;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有接近传感器的发送的第二数字为“0”时,则说明此时行驶安全,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控制系统接收到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发送的第二数字为“1”时,则说明此时存在障碍物,触发罗盘检测仪检测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并将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分别和对应传感一个接近传感器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相比较: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大于或等于Y,则判定汽车不会撞上障碍物,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汽车当前运行方向与接近传感器分布在汽车上位置的朝向之间的夹角θ小于Y,则判定汽车存在撞上障碍物的可能,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系统减速停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所述自唤醒系统、自动防护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罗盘检测仪、状态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接近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汽车的外周,每个接近传感器均一一对应汽车上的某一位置;在工作状态中,所述状态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汽车的运行状态,并将汽车的运行状态以第一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一数字“0”代表状态安全,第一数字“1”代表状态不安全;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0”时,则说明可以进入无人驾驶状态,若控制系统接收到的第一数字为“1”时,则提示无法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若干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模块实时检测汽车四周有无障碍物,并将障碍物信息以第二数字“0”或“1”的形式传送给控制系统,其中,第二数字“0”代表无障碍物,第二数字“1”代表有障碍物;若控制系统接收到所有接近传感器的发送的第二数字为“0”时,则说明此时行驶安全,所述控制系统无需任何操作;若控制系统接收到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接近传感器发送的第二数字为“1”时,则说明此时存在障碍物,触发罗盘检测仪检测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并将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发送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汽车当前运行方向分别和对应传感一个接近传感器或者多个接近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博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