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闵专利>正文

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58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包含有弹弓、按钮,弹弓设置于伞中棒内,并抵触到设置于把手内的按钮,其特征在于弹弓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固定于中棒上,弹弓基本上为S形或者反S形结构,其一端可突出于中棒的扣孔,另一端则位于把手内的中棒中,且其突出部位并通过其中棒壁上的开口抵触到按钮,弹弓的上端或者下端设置有为弹弓提供弹性并使其保持卡扣状态的草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的把手,准确地说是一种通过弹弓控制伞的启闭的把手,该把手能够利用简单的弹弓结构控制伞的启闭,方便实用。
技术介绍
伞的启闭控制,采用弹弓作为控制伞启闭结构有上弹弓及下弹弓之分,上弹弓基本上是将弹弓设置于伞下巢之上,开伞时将下巢推拉到上弹弓之上,利用上弹弓的弹性伸张卡住下巢,从而达到开伞的目的,但是该方式是采用手工控制,使用不是很方便,所以其逐渐为自动开启的方式所取代。其一种主要的自动开启方式是在伞中棒装置内设置具有弧形弯折部的弹弓,其典型结构如专利90221804.2所描述的,弹弓的上部为弧形的结构,以为弹弓提供弹性,弹弓的中部具有突出的卡扣,卡扣负责对下巢的扣合,以控制伞的开启,弹弓的下部具有横向挡卡,弹弓设置于伞中棒内,中棒连同弹弓可直接插于把手中,其中弹弓的横向挡卡露于中棒外,并通过其本身的卡合结构与按钮形成稳固的嵌扣状态。其缺点为1、对弹弓本身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其结构特点,要求弹弓具有一定的强度及弹性,否则难以进行顺利地控制伞的启闭; 2、伞的中棒装置需要在适当的部位设计好固定弹弓的结构,如小缺口或者卡挡、凸点等,而且这些结构需要配合弹弓的实际长度、结构,由于加工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带来加工的误差,导致配合不精确;3、上述的结构对弹弓的固定并不紧密,所以需要将弹弓的最下端设计为与按钮配合的固定结构,对弹弓进行辅助的固定措施;4、长期使用该结构的弹弓,会对弹弓本身的弹性(因其强度的要求,该弹弓并不是由弹性良好的材料制作成)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弹弓失效或者配合失误,无法开启伞。因此,出现了另一种弹弓改进的扣合比较紧密弹弓控制结构,该结构如专利97248560.0所描述的,其弹弓呈F形结构,其最下端通过铆钉固定于把手内的伞棒中,最上端是弧形凸头,该弧形凸头的顶部卡设一U形的弹簧片,以使该弧形凸头卡设伞棒的扣孔,达到控制启闭的作用,中间突伸的是凸台,该凸台对应开伞按钮,按动该开伞按钮,可通过该凸台压制弧形凸头收缩到伞棒内,松开对伞棒扣孔的卡扣,从而开伞。且上述的结构都设置在把手内,以保证机构不外露,不会造成机构对人体的伤害及误动作导致的意外张开。但是其问题是1、控制机构设置在把手内,开伞时,把手的顶部暴露出卡扣的空间,十分不雅;而且控制机构在把手内的设置,必然增加了把手的长度,于伞本身不协调,也势必增加伞的生产成本;2、弹簧片必须设置在弧形凸头的顶部,以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在需要时弹出卡扣伞棒的扣孔,弹簧片与弧形凸头的配合,及基于对该弹簧片固定的需要,这对加工提出了更高精度的要求,安装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3、最下端的铆钉成了弹弓的固定中心,也就是说其成为受力中心,所有的控制力都会传递到铆钉上,而我们所使用的铆钉的机械强度是有限的,长期使用,其结果可想而知;4、该结构最上端是对伞棒的卡扣结构,中部才是按钮的控制位置,所以按钮的设置必然比平时的设置位置下延,位于把手中部,在控制操作上这种方式不太适合控制者掌握的尺度,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该机构控制简便,成本低廉,十分方便于安装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的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该机构可简化自动伞的控制方式,提高弹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包含有弹弓、按钮,弹弓设置于伞中棒内,并抵触到设置于把手内的按钮,其特征在于弹弓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固定于中棒上,使得弹弓可以此销轴为中心转动,弹弓基本上为S形或者反S形结构,其一端可突出于中棒的扣孔,另一端则位于把手内的中棒中,且其突出部位并通过其中棒壁上的开口抵触到按钮,弹弓的上端或者下端设置有为弹弓提供弹性并使其保持卡扣状态的草弓。伞收拢时,草弓弹性地支撑弹弓,并使弹弓的上端卡扣住下巢的扣孔,下巢不能收缩到弹弓的上方,伞出于收拢的状态,且弹弓的下端顶持到按钮的内表面;开伞时,按压按钮,按钮会压动弹弓,由于销轴的固定作用,弹弓围绕销轴旋转,压制草弓,使其收缩,弹弓的上端自然就收拢到伞中棒内,从而放开对下巢的卡扣,在开伞弹簧的作用下,下巢向上滑动,伞面打开,完成开伞动作。所述的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其弹弓的上端为弧形的扣头,突出于中棒的扣孔,下端为顶持部分,并形成顶持面,顶持于按钮的内表面,以便于上端卡扣伞的下巢,下端顶持按钮,并被按钮随推压。所述的直骨自动伞开伞控制机构,其弹弓上端与下端之间的弓体为基本等厚的均匀片状结构,其弓体的形状可为矩形,或者等厚度的S形,或者类似的形状,弓体的中间部位开设穿孔,以供销轴穿过,并可使弓体上下受力均匀。上述的弹弓,其下端与按钮接触面为光洁或者平整的顶持面,以增加与按钮的接触面积,增加受力面积,使弹弓的受力比较均匀;同时按钮的内表面可设置与其对应的光洁面,以方便按压推动弹弓。上述的按钮,其内表面最好具有浅层的凹陷,该凹陷与弹弓下端的光洁或者平整面对应并互相吻合,以形成稳定的配合。上述的按钮,其内表面也可以是突出面,以能够更好地接触弹弓下端的顶持面,并与之配合。所述的弹弓,其扣头的长度略小于其下端顶持部分的长度,以在适度按压按钮时,就可以使扣头收缩到伞中棒中。所述的草弓,其可为单纯的弹簧,如线性弹簧(线性弹簧安装时一端固定于端部,另一端固定于其下方或者上方的中棒上,通过拉动的作用使弹弓保持弹性的卡扣)、U形弹簧等,固定并系附于弹弓与中棒之间,以拉动弹弓或者推压弹弓,使弹弓起卡扣的作用或者解除卡扣的作用。所述的草弓,其可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该金属片的一端顶持于弹弓上,另一端则固定于伞中棒上,没有外力压制时可使弹弓保持弹性的张开状态。所述的草弓,其可为具有弹性的拉杆,一端固定于弹弓的端部,一端固定于伞中棒内,当推压弹弓时,拉杆伸张,使弹弓的突出端收缩到中棒内,否则则保持使弹弓的两端突出于中棒的状态。总之,所述的草弓是弹性的装置,其目的和作用是使弹弓保持一定的弹性,使得当弹弓受外力压制时可收缩到中棒内,没有外力压制时,弹弓可自由伸张于中棒之外。所述的草弓,可固定于弹弓的两端,位于弹弓的端部与该端部对应的伞中棒之间,拉动弹弓,也可是推动弹弓的形式;所述的草弓,也可固定于弹弓的中部,或者其它的部位,只要其能给弹弓提供足够的弹性,使其保持没有外力时伸张的状态,以能够卡扣下巢即可。本技术利用S形或者倒(或反)S形的弹弓结构,并用销轴固定弹弓的中部,可以巧妙地利用杠杆原理进行下巢的卡扣,可减少弹弓的受力,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控制简便,成本低廉,十分方便于安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控制开伞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伞中棒和把手的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伞头8、上巢7、伞骨支撑座6、开伞弹簧5、下巢4、中棒3、按钮2及把手1。其组装结构是现有的方式,不再详细描述。弹弓3-2设置于伞中棒3内,并抵触到设置于把手内的按钮2,弹弓3-2的中间部位通过销轴3-3固定于中棒3上,使得弹弓可以此销轴3-3为中心转动,弹弓3-2为反S形结构,其一端可突出于中棒的扣孔,是圆弧形结构的扣头,伞收拢时卡扣下巢4,另一端则位于把手1内的中棒3中,是顶持部分,最末端形成顶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