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逸初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43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导流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所述地面的两侧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地面上端内部设有槽,所述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过滤罩,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外侧套接有竖水管,所述竖水管的两侧连通有横水管,所述连接杆的两侧通过竖杆连接有第二过滤罩,所述第一过滤罩的上端两侧设有导流板,且所述主水管与分水管的下端与下水道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第一过滤罩与第二过滤罩的配合使用,防止了下水道的堵塞,实现了装置的目的性,当水流较大时,会使得两块导流板垂直,实现了雨水的导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导流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显著时空不均。因此今年我国为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局面正着手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应充分开发和回收利用当地一切可能的水资源,其中城市雨水就是长期忽视的一种水资源,通过雨水的合理收集和利用,补充地下水源,消减城市洪峰流量,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污染,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中的角钢,所述角钢的上端通过合页连接有有井盖,所述井盖的上端中部设有井盖箅子,所述地面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井盖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水口远离井盖的一端设有横水管,所述横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竖水管,所述竖水管的下端连接有下水道管,所述地面的上端右侧通过底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位于井盖的下方,所述电机的左侧连接有转轴,所述地面上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套,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细铁链,所述细铁链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呈M型,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一进水口的内腔,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下端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过滤罩,且两个所述第二过滤罩插接在横水管内部,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下端中部连接有第一过滤罩,且所述第一过滤罩位于中间所述的竖水管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罩的上端中部设有活动轴杆,所述活动轴杆的外侧交叉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表面底端设有卡孔,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内壁两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于第一过滤罩内壁的一端连接有与卡孔相匹配的卡环。优选的,所述井盖相对于合页的一侧上设有手拉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罩的底板为透水过滤板。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罩靠近第一过滤罩的一侧上端设有一个第一进水口。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雨水流到井盖箅子时,会一次把树枝或落石等较大的杂质清除掉,而第一过滤罩与第二过滤罩的配合使用,使得杂质的清除效果更好,防止了下水道的堵塞,实现了装置的目的性,而当水流较大时,会对导流板施加压力,拉伸弹簧,使得两块导流板下垂直,实现了雨水的导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第一过滤罩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大过滤罩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结构俯视图。图中:井盖1、井盖箅子2、细铁链3、转轴4、轴套5、固定杆6、电机7、手拉槽8、连接杆9、竖水管10、横水管11、下水道管12、导流板13、第一过滤罩14、第二过滤罩15、角钢16、合页17、活动轴杆18、弹簧19、卡环20、卡孔21、第一进水口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中的角钢16,角钢16的上端通过合页17连接有有井盖1,井盖1远离合页17的一侧上设有手拉槽8方便井盖1的打开。井盖1的上端中部设有井盖箅子2,地面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22,且第一进水口22位于井盖1的下方,第一进水口22远离井盖1的一端设有横水管11,横水管1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竖水管10,竖水管10的下端连接有下水道管12,地面的上端右侧通过底座安装有电机7,电机7位于井盖1的下方,电机7的左侧连接有转轴4,地面上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6,两个固定杆6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4配合的轴套5,转轴4的外侧设有细铁链3,细铁链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9,且连接杆9呈M型,连接杆9位于第一进水口22的内腔,连接杆9远离转轴4的下端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过滤罩15,且两个第二过滤罩15插接在横水管11内部,连接杆9远离转轴4的下端中部连接有第一过滤罩14,且第一过滤罩14位于中间的竖水管10内部,第一过滤罩14的底板为透水过滤板,有效的防止了垃圾的掉落,第二过滤罩15靠近第一过滤罩14的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防止向上拉伸第二过滤罩15时垃圾的掉落。第一过滤罩14的上端中部设有活动轴杆18,活动轴杆18的外侧交叉连接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的表面底端设有卡孔21,第一过滤罩14的内壁两侧设有弹簧19,弹簧19远离于第一过滤罩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与卡孔21相匹配的卡环20。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工作时,雨水通过井盖箅子2进行第一次过滤,当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流至竖水管11中,并通过竖水管11中的第二过滤罩15进行二次过滤,当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会对导流板13施加压力,导流板13拉伸弹簧19,雨水流至第一过滤罩14中进行过滤,一段时间后,打开电机7,通过细铁链3把第一过滤罩14和第二过滤罩15拉伸出来进行清洗。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中的角钢(16),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6)的上端通过合页(17)连接有有井盖(1),所述井盖(1)的上端中部设有井盖箅子(2),所述地面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22),且所述第一进水口(22)位于井盖(1)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水口(22)远离井盖(1)的一端设有横水管(11),所述横水管(1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竖水管(10),所述竖水管(10)的下端连接有下水道管(12),所述地面的上端右侧通过底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位于井盖(1)的下方,所述电机(7)的左侧连接有转轴(4),所述地面上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6),两个所述固定杆(6)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4)配合的轴套(5),所述转轴(4)的外侧设有细铁链(3),所述细铁链(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9),且所述连接杆(9)呈M型,所述连接杆(9)位于第一进水口(22)的内腔,所述连接杆(9)远离转轴(4)的下端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二过滤罩(15),且两个所述第二过滤罩(15)插接在横水管(11)内部,所述连接杆(9)远离转轴(4)的下端中部连接有第一过滤罩(14),且所述第一过滤罩(14)位于中间所述的竖水管(10)内部,所述第一过滤罩(14)的上端中部设有活动轴杆(18),所述活动轴杆(18)的外侧交叉连接有导流板(13),所述导流板(13)的表面底端设有卡孔(21),所述第一过滤罩(14)的内壁两侧设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远离于第一过滤罩(14)内壁的一端连接有与卡孔(21)相匹配的卡环(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水的导流过滤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中的角钢(16),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6)的上端通过合页(17)连接有有井盖(1),所述井盖(1)的上端中部设有井盖箅子(2),所述地面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水口(22),且所述第一进水口(22)位于井盖(1)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水口(22)远离井盖(1)的一端设有横水管(11),所述横水管(11)的下端连接有多个竖水管(10),所述竖水管(10)的下端连接有下水道管(12),所述地面的上端右侧通过底座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位于井盖(1)的下方,所述电机(7)的左侧连接有转轴(4),所述地面上端左右两侧设有固定杆(6),两个所述固定杆(6)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4)配合的轴套(5),所述转轴(4)的外侧设有细铁链(3),所述细铁链(3)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9),且所述连接杆(9)呈M型,所述连接杆(9)位于第一进水口(22)的内腔,所述连接杆(9)远离转轴(4)的下端左右两侧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疆
申请(专利权)人:王逸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