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35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包括底座、进料口、管道、绞龙叶、绞龙轴、电动机、安装轴、过滤网、刷毛、挡板、压缩机、下料筒、漏斗、废物槽、导管和集水槽,绞龙叶固定安装于绞龙轴上,该设计利用绞龙传动原理,分离水和固体杂质,安装轴与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刷毛设置在挡板外端面,过滤网设置在进料口内部,该设计利用过滤网对混合物进行初步的清洁,同时利用电动机和刷毛的配合,将过滤网上的污染物扫入下料筒内部进行清洁,压缩机设置在下料筒顶端,废物槽通过漏斗与下料筒底端可拆卸式连接,集水槽通过导管与绞龙筒相连接,集水槽内部设置有水泵,该设计可对分离后的水和污染物进行收集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中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远至公元前1142年(殷末周初)已知凿池养鱼,范蠡约在公元前460年著有《养鱼经》,为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大力改造利用一切可供养殖的水域和潜在水域,扩大养殖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水体)产量;开拓水产养殖的新领域、新途径,发展工厂化、机械化、高密度温流水、网箱(包括多层网箱)、人工鱼礁、立体、间套混等养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挖掘水产生产潜力;保护水产资源和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获得较快发展。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过程中,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会残留在水中,对水造成污染,影响后续的养殖效果,传统的清洁方法是采用漏网打捞,这种方法清洁效果差,且需要劳动人员重复劳动,大量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固液分离机构(3)、初步分离机构和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脚(1)、底座(2)、进料口(4)、管道(5)和绞龙筒(6),所述支脚(1)设置在底座(2)下端面,所述绞龙筒(6)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座(2)上端,所述进料口(4)开设于绞龙筒(6)顶端面左侧,所述进料口(4)右端连接有管道(5);所述固液分离机构(3)包括驱动室(31)、驱动电机(32)、绞龙叶(33)和绞龙轴(34),所述驱动室(31)设置在绞龙筒(6)左端,所述驱动电机(32)位于驱动室(31)内部,所述绞龙轴(34)转动连接在绞龙筒(6)内部,所述绞龙轴(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用水与代谢物分离设备,包括装置主体、固液分离机构(3)、初步分离机构和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支脚(1)、底座(2)、进料口(4)、管道(5)和绞龙筒(6),所述支脚(1)设置在底座(2)下端面,所述绞龙筒(6)通过支撑杆设置在底座(2)上端,所述进料口(4)开设于绞龙筒(6)顶端面左侧,所述进料口(4)右端连接有管道(5);所述固液分离机构(3)包括驱动室(31)、驱动电机(32)、绞龙叶(33)和绞龙轴(34),所述驱动室(31)设置在绞龙筒(6)左端,所述驱动电机(32)位于驱动室(31)内部,所述绞龙轴(34)转动连接在绞龙筒(6)内部,所述绞龙轴(34)与驱动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绞龙叶(33)固定安装于绞龙轴(34)上;所述初步分离机构设置在进料口(4)内部,所述初步分离机构包括电动机(15)、安装轴(16)、过滤网(17)、刷毛(18)和挡板(19),所述安装轴(16)转动连接在进料口(4)内部,管道(5)上方,所述安装轴(16)与电动机(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9)安装于安装轴(16)的环形侧面,所述刷毛(18)设置在挡板(19)外端面,所述过滤网(17)设置在进料口(4)内部,管道(5)入口下侧;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压缩机(7)、下料筒(8)、漏斗(9)、废物槽(10)、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怀宁县涛涛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