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痛可调式间断性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引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胸腔引流管、部分腹腔引流管及体表引流管,通常为均匀粗细的硬质管形塑制物,根据内径和外形不同可分为不同型号。以胸腔引流管为例,工作原理是通过引流管管腔对胸膜腔内产生的异常气体、液体等进行持续引流。例如,公告号为CN10513180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无痛胸腔引流管”,其通过引流管管腔进行引流,通过向膜性药囊结构中注射止痛药物实现疼痛控制。此种通过引流管依赖自身硬度支持的持续胸腔引流存在着缺陷,由于绝大多数胸腔引流管放置于相邻两根肋骨之间(肋间),肋间空间有限且相对固定,而造成对肋间神经、血管的持续压迫,从而产生持续且难以控制的疼痛;长时间的压迫可能进一步减少肋间神经的营养物质供给与代谢废物排出,从而进一步使疼痛恶化,甚至疼痛在拔管后亦持续存在,造成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背部术后疼痛综合征等。术后疼痛的控制,不仅是人道主义要求,同样有助于肺扩张,减少肺不张等各种并发症。另外,传统引流管的使用,因处于持续引流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与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可调式间断性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固定带(10),引流管主体是由前段(1)、中间段(2)、后段(3)有机组成的一体化管道,管壁有含金属的丝条(4)贯穿,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主体采用分段式设计,其中间段(2)由薄韧透明的软质材料制成,在胸壁挤压下易闭合;后段(3)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其内层结构为一长度长于中间段的硬质透明的活动套管(5),外层结构靠近尾侧设置有侧孔(8),末端设置有末端塞(9),外层结构材料与前段相同;前段(1)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三段共同构成一个可调式间断性引流通路;通过固定带(10)可将引流管主体固定于病患皮肤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可调式间断性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主体、固定带(10),引流管主体是由前段(1)、中间段(2)、后段(3)有机组成的一体化管道,管壁有含金属的丝条(4)贯穿,其特征在于:引流管主体采用分段式设计,其中间段(2)由薄韧透明的软质材料制成,在胸壁挤压下易闭合;后段(3)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其内层结构为一长度长于中间段的硬质透明的活动套管(5),外层结构靠近尾侧设置有侧孔(8),末端设置有末端塞(9),外层结构材料与前段相同;前段(1)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三段共同构成一个可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