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33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一种轮椅制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轮椅同步制动难度高,个人难以稳定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联动机构和控制联动机构启闭的刹车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的蜗轮、轮椅支架上安装有与蜗轮相配合的蜗杆,所述刹车机构安装在轮椅支架上、单侧扶手的下方,包括扶手杆、扶手杆带动的、传递力矩的四连杆机构和安装在所述四连杆机构末端的刹车皮,所述刹车皮的位移范围在所述蜗杆的上方,以控制蜗杆的运行或停止。优点在于:同时对左右两轮进行制动,制动效果好,占用空间小,既不影响后方陪护人员的操作空间,也可以反向用于使用者个人操作,结构多样,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轮椅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现阶段轮椅的制动,主要是对轮椅主动轮的制动,其制动防止主要分为主轴抱死和胎体摩擦加压减速,其中主轴抱死多为电子抱死元件,通过电控系统和机械装置实现,而摩擦加压减速虽然结构简单,不同于常规的非机动车,施力不均的制动过程往往会带来轮椅整体的侧翻。所以现有技术中,仍旧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轮椅的制动有一定难度,更重要的是特别容易发生打滑和侧翻,更进一步的,技术人员发现,现阶段制动系统使用者个人往往难以实现,需要护工从后面帮忙。已公开的专利中,涉及一种通过丁字形摩擦板使两轮同步受力的机构,然而该机构丁字形摩擦板体积大,后方不利于护工站立,摩擦力转换效率低,制动所需的初始力大,使用者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椅同步制动难度高,个人难以稳定操作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设计一种轮椅制动装置,包括联动机构和控制联动机构启闭的刹车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的蜗轮、轮椅支架上安装有与蜗轮相配合的蜗杆,所述刹车机构安装在轮椅支架上、单侧扶手的下方,包括扶手杆、扶手杆带动的传递力矩的四连杆机构和安装在所述四连杆机构末端的刹车皮,所述刹车皮的位移范围在所述蜗杆的上方,以控制蜗杆的运行或停止。优选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铰支固定在固定板上的转杆和刹车杆,所述转杆和刹车杆间设有连杆;所述转杆为“7”字形杆,其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扶手杆;所述刹车杆的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安装有刹车皮;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为C形槽状,与构成轮椅支架的方钢尺寸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长孔以调节固定板的安装位置。或者,所述蜗杆的两端连接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安装在轮椅支架上,在蜗杆的后端蜗杆轴延伸处所述滑动轴承向后方延伸,延伸端的蜗杆轴横截面为四棱柱状,对应的在蜗杆下方的轮椅支架上活动挂装有挂钩,所述挂钩的挂槽形状与所述四棱柱形状相对应。又或者,在所述挂钩的挂槽端设有双向挂槽,所述挂槽形状与所述四棱柱形状相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同时对左右两轮进行制动,制动效果好,占用空间小,既不影响后方陪护人员的操作空间,也可以反向用于使用者个人操作,结构多样,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轮椅制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轮椅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轮椅制动装置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轮椅制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1.联动机构;2.刹车机构;3.蜗轮;4.蜗杆;5.轮椅支架;6.扶手杆;7.四连杆机构;8.滑动轴承;9.挂钩;10.蜗杆轴;11.主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轮椅制动装置,参见图1至图4,设计包括联动机构1和控制联动机构1启闭的刹车机构2,联动机构1包括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的蜗轮3、轮椅支架5上安装有与蜗轮3相配合的蜗杆4,刹车机构2安装在轮椅支架5上、单侧扶手的下方,包括扶手杆6、扶手杆6带动的传递力矩的四连杆机构7和安装在四连杆机构7末端的刹车皮,刹车皮的位移范围在蜗杆4的上方,以控制蜗杆4的运行或停止。四连杆机构7包括铰支固定在固定板上的转杆和刹车杆,转杆和刹车杆间设有连杆;转杆为“7”字形杆,其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扶手杆6;刹车杆的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安装有刹车皮;固定板的横截面为C形槽状,与构成轮椅支架5的方钢尺寸相对应。固定板上设有长孔以调节固定板的安装位置。工作过程中,扶手杆6带动刹车皮,刹车皮制动蜗杆4,由于蜗轮3蜗杆4是单向传动,故实现了设备的自锁。两侧受力均衡,同时便于使用者单人操作。实施例2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之处在于:蜗杆4的两端连接滑动轴承8,滑动轴承8安装在轮椅支架5上,在蜗杆4的后端蜗杆轴10延伸处滑动轴承8向后方延伸,延伸端的蜗杆轴10横截面为四棱柱状,对应的在蜗杆4下方的轮椅支架5上活动挂装有挂钩9,挂钩9的挂槽形状与四棱柱形状相对应。实施例3本实施例原理同实施例2,具体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在挂钩9的挂槽端设有双向挂槽,挂槽形状与四棱柱形状相对应。每个单向挂槽都可以控制一个方向的单向制动,该控制方式可以通过护工来完成,当护工需要短暂离开时,与使用者沟通完毕后,挂槽挂于指定位置,完成单一方向的锁死。保护使用者,防止意外发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机构(1)和控制联动机构(1)启闭的刹车机构(2),所述联动机构(1)包括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的蜗轮(3)、轮椅支架(5)上安装有与蜗轮(3)相配合的蜗杆(4),所述刹车机构(2)安装在轮椅支架(5)上、单侧扶手的下方,包括扶手杆(6)、扶手杆(6)带动的传递力矩的四连杆机构(7)和安装在所述四连杆机构(7)末端的刹车皮,所述刹车皮的位移范围在所述蜗杆(4)的上方,以控制蜗杆(4)的运行或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机构(1)和控制联动机构(1)启闭的刹车机构(2),所述联动机构(1)包括在后轮的轮轴上安装的蜗轮(3)、轮椅支架(5)上安装有与蜗轮(3)相配合的蜗杆(4),所述刹车机构(2)安装在轮椅支架(5)上、单侧扶手的下方,包括扶手杆(6)、扶手杆(6)带动的传递力矩的四连杆机构(7)和安装在所述四连杆机构(7)末端的刹车皮,所述刹车皮的位移范围在所述蜗杆(4)的上方,以控制蜗杆(4)的运行或停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7)包括铰支固定在固定板上的转杆和刹车杆,所述转杆和刹车杆间设有连杆;所述转杆为“7”字形杆,其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扶手杆(6);所述刹车杆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辉邢之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禾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