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医疗和运动健身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介绍
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原因导致肢体功能运动降低,甚至全部丧失,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康复治疗是恢复运动功能的有效途径,传统物理治疗师与病人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治疗费用高等不足,因此,康复训练设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在康复训练设备上取得了诸多成果,如单自由度式、外骨骼、悬吊式等。但它们存在着以下不足:操作复杂、运动形式单一、难以模拟人体空间运动、不能适应多种主体的训练等,研制一款能够实现平面内各种轨迹运动的人体上下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人体多位姿的上肢康复训练的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座、角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机架以及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座、角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机架以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用于带动上肢进行运动的上肢训练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所述上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支座、角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的机架以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用于带动上肢进行运动的上肢训练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器为五杆机构,所述五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滑块以及导轨;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相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相连,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杆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曲柄转动的曲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的滑块驱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杆机构还包括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的手柄。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位姿肢体协调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通过以下结构实现角度可调地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机架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固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撑块上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刘浩东,李春风,任刚跃,王虎,刘正士,肖飞云,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