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欣专利>正文

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186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主要包括主体、开睑器、电解装置、银外壳、电容器芯子、液体电解质、负极橡胶密封塞、负极铜丝、正极橡胶密封塞、正极镍丝、银外壳位于电解装置外层,电容器芯子位于银外壳内中部,液体电解质位于电容器芯子左侧,负极橡胶密封塞安装于银外壳左端,负极铜丝安装于负极橡胶密封塞左侧并且从主体左端伸出,正极橡胶密封塞安装于电容器芯子右侧,正极镍丝左端与电容器芯子连接,右端从主体右侧伸出;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开睑器与电解器相结合,减少了传统电解法手术繁琐的操作流程与多种器械的来回切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间,为患者减轻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科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
技术介绍
正常的睫毛生长于眼睑睑缘的前唇,由表面外胚层上皮发育而来,排列成2~3排,呈短而弯曲的粗毛。睫毛有避光,遮挡灰尘,防止外界异物进入眼内以及眼部美容的作用,细长、乌黑、上翘的睫毛对人的容貌美起重要的修饰作用。上睑的睫毛数量较多,有100~150根,长度平均为8~12毫米,上睑睫毛睁眼平视时角度为110゜~130゜,闭眼时为140゜~160゜;下睑的睫毛有50~80根,平均长约6~8毫米,下睑睫毛的睁眼平视时为100~120゜。睫毛的毛根深居于结缔组织和肌肉内,此处有变态的汗腺和皮脂腺,其导管开口于睫毛囊。眼睑睑缘的后唇有多数小孔排列成一行,这些小孔是睑板腺导管的开口,睑板腺本身位于睑板内。睫毛倾斜角的异常,可以由于睫毛生长角度变化或眼睑的疾病引起。倒睫电解术用于倒睫的治疗。倒睫是睫毛转向眼睛球侧的现象,与沙眼、睑缘炎、外伤等有关。倒睫摩擦结膜和角膜,引起异物感、羞明、眼睑痉挛,甚至角膜混浊、溃疡。相对于直接拔除睫毛而言,电解法可破坏睫毛毛囊,治疗彻底,使倒睫将不再生长。现有装置需要通过医护人员通过开睑器与电解器等装置对患者进行电解法倒睫手术的相关操作,不仅过程繁琐,使用的工具也较多,不仅增加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频繁更换操作器械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有效简化电解法倒睫手术的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主要包括主体、开睑器、电解装置、银外壳、电容器芯子、液体电解质、负极橡胶密封塞、负极铜丝、正极橡胶密封塞、正极镍丝、正极导线、正极贴片,所述电解装置位于所述主体内,所述银外壳位于电解装置外层,所述电容器芯子位于银外壳内中部,所述液体电解质位于电容器芯子左侧,所述负极橡胶密封塞安装于银外壳左端,所述负极铜丝安装于负极橡胶密封塞左侧并且从主体左端伸出,所述正极橡胶密封塞安装于电容器芯子右侧,所述正极镍丝左端与电容器芯子连接,右端从主体右侧伸出,所述开睑器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左端连接,所述正极贴片通过所述正极导线与正极镍丝连接;开睑器内设有底座、滑槽挡板、连接块一、连接块二、连接杆一、连接杆二、滑块、传感器、按键块、数据线、弹簧组与开睑装置,开睑器左右对称,现描述开睑器左侧进行限定,所述底座位于开睑器底部,底座顶部通过连接块一与所述连接块二底部连接,所述滑槽挡板安装于连接块二左侧,所述连接杆一安装于连接块二右侧,所述连接杆二安装于连接杆一左侧并且连接杆二左端从滑槽挡板左侧穿过,所述滑块安装于连接杆二左侧,滑块左侧通过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按键块右侧连接,所述弹簧组水平安装于连接杆一内侧,所述开睑装置安装于连接杆一顶部,所述数据线一端与开睑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开睑装置内设有上睑夹口、上睑传感器、上睑外壳、下睑夹口、下睑传感器、下睑外壳、上下伸缩装置、接收器、前进控制器、左右伸缩装置、阴极针头、针孔,所述上睑夹口位于开睑装置顶部,所述上睑外壳位于上睑夹口底部左侧,所述上睑传感器位于上睑外壳内,所述下睑夹口位于开睑装置底部,所述下睑外壳安装于下睑夹口顶部左侧,所述下睑传感器位于下睑外壳内,所述上下伸缩装置安装于上睑夹口与下睑夹口之间的连接块右端,所述接收器安装于上下伸缩装置左侧,接收器左侧通过所述前进控制器与左右伸缩装置右侧连接,所述阴极针头安装于伸缩装置左侧,所述针孔位于上睑夹口与下睑夹口之间的连接块左端并且针孔位于阴极针头左侧。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前进控制器、左右伸缩装置与阴极针头构成的整体外壳设有银金属外壳,通过数据线与阴极连接可以直接代替阴极。进一步的,所述开睑装置外层设有聚甲丙烯酸羟基乙酯制成的亲水性软镜,防止对患者的眼球出现损害。进一步的,所述前进控制器内设有位移测量装置,控制阴极针头在工作时从针孔的伸出量为1-2.5m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一采用两节可以伸缩的连杆,实现开睑装置的上下位移。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方法为:医护人员先将正极贴片贴于患者脸颊后,随后手部握住开睑器的底座,然后控制患者眼皮放置于上睑夹口与下睑夹口之间,随后按下按键块缩小上睑夹口与下睑夹口之间的距离,将患者眼皮固定于上睑夹口与下睑夹口之间,随手在通过移动滑块与传感器的整体,通过连杆一将患者眼皮与患者眼球分离,随后左右伸缩装置推动阴极针头刺入患者眼皮中,随后电解装置工作,对患者进行电解法除倒睫,反复操作至倒睫处毛囊被破坏后通过镊子将倒睫毛摘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开睑器与电解器相结合,减少了传统电解法手术繁琐的操作流程与多种器械的来回切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手术时间,为患者减轻的痛苦;同时装置操作简便,医护人员只许通过大拇指便可以将眼睑与眼球的分离至一定距离,并且可以完成阴极针头刺入患者眼睑的工作,方便快捷的同时,手术效果也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对患者眼部的安全性也得到大大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开睑器的示结构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开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2-开睑器、3-电解装置、4-银外壳、5-电容器芯子、6-液体电解质、7-负极橡胶密封塞、8-负极铜丝、9-正极橡胶密封塞、10-正极镍丝、11-正极导线、12-正极贴片、201-底座、202-滑槽挡板、203-连接块一、204-连接块二、205-连接杆一、206-连接杆二、207-滑块、208-传感器、209-按键块、210-数据线、211-弹簧组、212-开睑装置、213-上睑夹口、214-上睑传感器、215-上睑外壳、216-下睑夹口、217-下睑传感器、218-下睑外壳、219-上下伸缩装置、220-接收器、221-前进控制器、222-左右伸缩装置、223-阴极针头、224-针孔。具体案例为便于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的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主要包括主体1、开睑器2、电解装置3、银外壳4、电容器芯子5、液体电解质6、负极橡胶密封塞7、负极铜丝8、正极橡胶密封塞9、正极镍丝10、正极导线11、正极贴片12,电解装置3位于主体1内,银外壳4位于电解装置3外层,电容器芯子5位于银外壳4内中部,液体电解质6位于电容器芯子5左侧,负极橡胶密封塞7安装于银外壳4左端,负极铜丝8安装于负极橡胶密封塞7左侧并且从主体1左端伸出,正极橡胶密封塞9安装于电容器芯子5右侧,正极镍丝10左端与电容器芯子5连接,右端从主体1右侧伸出,开睑器2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8左端连接,正极贴片12通过正极导线11与正极镍丝10连接;开睑器2内设有底座201、滑槽挡板202、连接块一203、连接块二204、连接杆一205、连接杆二206、滑块207、传感器208、按键块209、数据线210、弹簧组211与开睑装置212,开睑器2左右对称,现描述开睑器2左侧进行限定,底座201位于开睑器2底部,底座201顶部通过连接块一203与连接块二204底部连接,滑槽挡板202安装于连接块二204左侧,连接杆一205安装于连接块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体(1)、开睑器(2)、电解装置(3)、银外壳(4)、电容器芯子(5)、液体电解质(6)、负极橡胶密封塞(7)、负极铜丝(8)、正极橡胶密封塞(9)、正极镍丝(10)、正极导线(11)、正极贴片(12),所述电解装置(3)位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银外壳(4)位于电解装置(3)外层,所述电容器芯子(5)位于银外壳(4)内中部,所述液体电解质(6)位于电容器芯子(5)左侧,所述负极橡胶密封塞(7)安装于银外壳(4)左端,所述负极铜丝(8)安装于负极橡胶密封塞(7)左侧并且从主体(1)左端伸出,所述正极橡胶密封塞(9)安装于电容器芯子(5)右侧,所述正极镍丝(10)左端与电容器芯子(5)连接,右端从主体(1)右侧伸出,所述开睑器(2)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8)左端连接,所述正极贴片(12)通过所述正极导线(11)与正极镍丝(10)连接;开睑器(2)内设有底座(201)、滑槽挡板(202)、连接块一(203)、连接块二(204)、连接杆一(205)、连接杆二(206)、滑块(207)、传感器(208)、按键块(209)、数据线(210)、弹簧组(211)与开睑装置(212),开睑器(2)左右对称,现描述开睑器(2)左侧进行限定,所述底座(201)位于开睑器(2)底部,底座(201)顶部通过连接块一(203)与所述连接块二(204)底部连接,所述滑槽挡板(202)安装于连接块二(204)左侧,所述连接杆一(205)安装于连接块二(204)右侧,所述连接杆二(206)安装于连接杆一(205)左侧并且连接杆二(206)左端从滑槽挡板(202)左侧穿过,所述滑块(207)安装于连接杆二(206)左侧,滑块(207)左侧通过所述传感器(208)与所述按键块(209)右侧连接,所述弹簧组(211)水平安装于连接杆一(205)内侧,所述开睑装置(212)安装于连接杆一(205)顶部,所述数据线(210)一端与开睑装置(212)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电解法除倒睫开睑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体(1)、开睑器(2)、电解装置(3)、银外壳(4)、电容器芯子(5)、液体电解质(6)、负极橡胶密封塞(7)、负极铜丝(8)、正极橡胶密封塞(9)、正极镍丝(10)、正极导线(11)、正极贴片(12),所述电解装置(3)位于所述主体(1)内,所述银外壳(4)位于电解装置(3)外层,所述电容器芯子(5)位于银外壳(4)内中部,所述液体电解质(6)位于电容器芯子(5)左侧,所述负极橡胶密封塞(7)安装于银外壳(4)左端,所述负极铜丝(8)安装于负极橡胶密封塞(7)左侧并且从主体(1)左端伸出,所述正极橡胶密封塞(9)安装于电容器芯子(5)右侧,所述正极镍丝(10)左端与电容器芯子(5)连接,右端从主体(1)右侧伸出,所述开睑器(2)通过导线与负极铜丝(8)左端连接,所述正极贴片(12)通过所述正极导线(11)与正极镍丝(10)连接;开睑器(2)内设有底座(201)、滑槽挡板(202)、连接块一(203)、连接块二(204)、连接杆一(205)、连接杆二(206)、滑块(207)、传感器(208)、按键块(209)、数据线(210)、弹簧组(211)与开睑装置(212),开睑器(2)左右对称,现描述开睑器(2)左侧进行限定,所述底座(201)位于开睑器(2)底部,底座(201)顶部通过连接块一(203)与所述连接块二(204)底部连接,所述滑槽挡板(202)安装于连接块二(204)左侧,所述连接杆一(205)安装于连接块二(204)右侧,所述连接杆二(206)安装于连接杆一(205)左侧并且连接杆二(206)左端从滑槽挡板(202)左侧穿过,所述滑块(207)安装于连接杆二(206)左侧,滑块(207)左侧通过所述传感器(208)与所述按键块(209)右侧连接,所述弹簧组(211)水平安装于连接杆一(205)内侧,所述开睑装置(212)安装于连接杆一(205)顶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欣张秋芹李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何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