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81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功能模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显示区围绕第一过孔设置;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邻近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表面,第一过孔在第一表面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过孔在第二表面的开口面积,且第一过孔的内侧壁与第一表面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30°≤α<90°,功能模组位于第一过孔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使由第一过孔边缘出射的光线的方向朝向背离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方向偏移,从而可减少指向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光线强度,即减少第一过孔边缘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提高用户体验,高屏占比逐渐成为显示装置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屏占比可理解为显示装置的可视面积占其所在平面总面积的比例。为提高屏占比,需将显示装置边框区所占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小非显示区所占的面积,对于此,可在显示区包围的范围内设置非显示区域,并在非显示区区域内设置挖孔区,用于将原本设置在边框区的模组(例如: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前置闪光灯、听筒等)设置于该挖孔区。通常,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范围内设置非显示区域,在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挖孔区,容易导致该挖孔区的边缘漏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减少甚至防止挖孔区边缘漏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表面,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面积,且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表面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其中,30°≤α<90°,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下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基板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显示区围绕第一过孔设置,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邻近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表面,第一过孔在第一表面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过孔在第二表面的开口面积,且第一过孔的内侧壁与第一表面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其中,30°≤α<90°,可以改变由第一过孔内侧壁出射的光线的方向,使得由第一过孔内侧壁出射的光线朝向背离显示面板出光侧的方向偏移,从而可以减少指向显示面板出光侧的光线强度,甚至使该部分光线完全不能由显示面板出光侧出射,即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第一过孔边缘漏光,解决了挖孔区边缘漏光的问题。同时,为进一步避免第一过孔边缘漏光,可在第一过孔的内侧壁表面增加一遮光结构,如遮光层,进一步地,该遮光层可以为遮光胶带,由于遮光结构的吸收光线的能力较强,从而,光线经过遮光结构后,光线强度变弱或光线消失,从而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第一过孔边缘漏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2中A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沿图2中AB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以液晶显示装置为示例进行说明,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01、感光模组02、背光模组04、上偏光片031、下偏光片032和盖板05。其中,显示装置的显示区挖孔,即在显示面板01、上偏光片031、下偏光片032和背光模组04对应的位置设置挖孔区016(挖孔区中形成过孔),感光模组02设置于挖孔区中过孔的孔道内。其中,显示面板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011和第二基板01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011和第二基板012之间的液晶分子层013和框胶014,框胶014位于显示面板中靠近挖孔区016的边缘位置,用于粘合第一基板011和第二基板012,形成容纳液晶分子层013的空间。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光基板042、背光源(图1中未示出)和导光板041。背光源用于提供一光束,该光束进入导光板041中;导光板041用于匀光,并使出射的光线光强分布均匀;背光基板042用于容纳和支撑背光源和导光板041。其中,背光模组04出射的光线一部分经过显示面板01的显示区,且由显示区对应位置处出射(图1中以光线L0示出),用于显示图像。另一部分光线经过第一基板011的衬底基板上下表面反射,或者经过第二基板012的上下表面反射后,由衬底基板位于挖孔区016边缘的一侧出射;该由挖孔区016边缘出射的光线中,一部分光线穿过盖板05出射,被人眼观察到(图1中以L1示出),由此,在挖孔区016的边缘位置处形成亮边,即形成可见漏光,使用户体验较差;另一部分光线被盖板05反射(图1中以L2示出),进入感光模组02,增大了感光模组02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噪声,即降低了感光模组02检测到的光信号的信噪比,从而影响感光模组02检测到的光信号的准确性。上述被人眼观察到的光线(示例性的,光线L1)和进入感光模组02的光线(示例性的,光线L2)均可称为显示面板挖孔区016边缘的漏光。示例性的,感光模组02为摄像头时,对于拍摄暗态环境的情况,若无上述光线L2的存在,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为暗态的画面;但是由于光线L2进入摄像头,导致拍摄到的画面暗态不暗。示例性的,感光模组02为检测环境光的光电传感器,该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环境光信号反馈给显示装置中的控制单元,实现显示装置的亮度随环境光的亮度的变化进行自反馈调节。此时,若光线L2进入该光电传感器,则该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的亮度出现偏差(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的亮度比实际的环境光的亮度偏亮),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亮度的自反馈调节出现偏差(显示装置的亮度比环境光的亮度偏亮),尤其在暗态环境中,由于显示装置显示的亮度比显示装置使用时所在的环境光的亮度偏亮,从而导致用户的用户体验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减少甚至避免在显示区包围的范围内布设非显示区(挖孔区)时,挖孔区边缘漏光。同时,避免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边缘漏光照射到感光模组导致的感光模组接收到的光信号噪声较大的问题。示例性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100和功能模组500;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一基板101位于显示面板100的出光侧,第一基板101包括显示区1011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1012(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一过孔1012的数量为1个),显示区1011围绕第一过孔1012设置;第一基板101包括第一表面P1以及与第一表面P1相对的第二表面P2,第一表面P1为邻近显示面板100出光侧的表面,第一过孔1012在第一表面P1的开口(示例性的,图2中示出的该开口为椭圆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开口还可为圆形,多边形,或者集中平面图形的组合形成的形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面积S1小于第一过孔1012在第二表面P2的开口面积S2,且第一过孔1012的内侧壁与第一表面P1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其中,30°≤α<90°,功能模组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表面,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面积,且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表面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其中,30°≤α<90°,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功能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一个第一过孔,所述显示区围绕所述第一过孔设置;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表面,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开口面积,且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表面所呈的锐角夹角为α,其中,30°≤α<90°,所述功能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45°≤α≤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结构,所述遮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且覆盖所述第一过孔的内侧壁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三表面及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邻接设置,所述第二基板的第四表面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过孔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共同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功能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在所述第三表面的开口面积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智陈国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