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景分离元件及立体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立体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视景分离元件及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采用液晶透镜来实现裸眼立体显示的立体显示装置,其主要是利用在液晶层两侧的两片基板上分别设置正负电极,并在电极上施加大小不同的驱动电压,从而在两片基板间形成具有不同强度的垂直电场,以驱动液晶分子排列而形成可变焦液晶透镜。因此只需要控制相应电极上的电压分布,液晶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就会相应的改变,从而对像素出射光的分布进行控制,实现裸眼立体显示和2D/3D切换。常见的液晶透镜包括多个液晶柱透镜单元,每个液晶柱透镜单元包括正对设置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两个基板上分别设置有上电极和下电极。其中上电极包含一系列间隔分开并平行排列的多个条形电极,而下电极在下基板上整面设置,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填充液晶。当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分子受到不同电场驱动而进行相应偏转,从而形成折射率的梯度分布,像素出射光通过液晶柱透镜后发生偏转,形成立体显示效果。但是,对于内嵌式触控的立体显示装置,液晶透镜中整面设置的下电极会阻隔用户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感应,导致立体显示装置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光材料层;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高阻层,所述第一高阻层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所述第一高阻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高阻层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连续渐变的驱动电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光材料层;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高阻层,所述第一高阻层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且所述第一高阻层与所述第一电极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高阻层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连续渐变的驱动电压;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区域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面积的比值大于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高阻层,所述第二高阻层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且所述第二高阻层与所述第二电极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二电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阻层和所述第二高阻层的方块电阻的范围为107~1013欧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条形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的长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平行或相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景分离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林明彦,张晶,刘德广,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