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颖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28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输液瓶,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体盛放罐,且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可以将液体盛放罐中的液体抽取到输液瓶内,然后将输液导管将输液瓶与液体盛放罐连接,以此来演示将输液导管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将进气柱的上端打开,以此将输液瓶中的液体导入到液体盛放罐内,该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快速循环利用,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教学器械
,具体为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
技术介绍
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如在护理实验课学生训练静脉输液时,一直沿用现有医用输液器和无菌液体作为模拟练习器,医用输液器仅供学习者一次性的练习排气方法和体验全真操作的感受。由于输液管道内已经充满液体,即便是通过将输液瓶直立,使输液瓶针露出液面,高举输液瓶,加大落差待空气进入输液管内将液体驱出;或拔出输液瓶针进行排气;或取下液体瓶、放置最低位置,打开输液长管调节器,使输液管道与输液瓶垂直,利用落差使输液管道内液体倒流入输液瓶。但这些方法均无法排尽输液管道内残留的液体和空气,不能再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排气训练,又耗时费力。如果每次使用新的输液器,可因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导致漏水,或因多次排气练习使输液瓶液体排尽,均需要重新更换输液瓶。这种现状影响到学习者的练习效果和学习热情,无谓浪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无菌输液器和无菌液体,同时浪费了有效地学习工时,降低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快速循环利用,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操作更加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输液瓶,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体盛放罐,且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液体盛放罐的一侧下端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输液瓶的上端进水口连接,所述输液瓶的下端与液体盛放罐的上表面进液进口之间设有输液导管,输液导管的下端外侧设有手动开关,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蓄电池,并且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抽水泵的输入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四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脚座,连接脚座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连接有防护皮垫,防护皮垫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瓶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气柱,进气柱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封闭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体盛放罐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加液口,加液口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加液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泵与输液瓶之间所连接的导管上设有电磁阀门,电磁阀门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上设置了抽水泵,通过抽水泵可以将液体盛放罐中的液体抽取到输液瓶内,然后将输液导管将输液瓶与液体盛放罐连接,以此来演示将输液导管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将进气柱的上端打开,以此将输液瓶中的液体导入到液体盛放罐内,以此完成循环,该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快速循环利用,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操作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门、2输液瓶、3支撑板、4抽水泵、5支撑底板、6连接脚座、7控制开关、8液体盛放罐、9加液柱、10蓄电池、11手动开关、12输液导管、13固定连接架、14进气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支撑底板5,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输液瓶2,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体盛放罐8,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液体盛放罐8的一侧下端连接,抽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输液瓶2的上端进水口连接,通过抽水泵4可以将液体盛放罐8中的液体抽取到输液瓶2内,输液瓶2的下端与液体盛放罐8的上表面进液进口之间设有输液导管12,输液导管12的下端外侧设有手动开关11,然后将输液导管12将输液瓶2与液体盛放罐8连接,以此来演示将输液导管12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将进气柱14的上端打开,以此将输液瓶2中的液体导入到液体盛放罐8内,以此完成循环,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蓄电池10,并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0的输出端,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连接抽水泵4的输入端,支撑底板5的下表面四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脚座6,连接脚座6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连接有防护皮垫,防护皮垫的下表面设有防滑纹,通过连接脚座6可以对装置进行操作控制,输液瓶2的上端一侧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进气柱14,进气柱14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封闭盖,通过进气柱14向输液瓶2导气,液体盛放罐8的上表面一侧设有加液口,加液口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加液柱9,通过加液柱9可以向液体盛放罐8内添加液体,抽水泵4与输液瓶2之间所连接的导管上设有电磁阀门1,电磁阀门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该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快速循环利用,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操作更加方便。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抽水泵4将液体盛放罐8中的液体抽取到输液瓶2内,并且将输液导管12将输液瓶2与液体盛放罐8连接,然后通过打开手动开关11,以此将输液导管12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将进气柱14的上端打开,以此将输液瓶2中的液体导入到液体盛放罐8内。本专利技术通过抽水泵4可以将液体盛放罐8中的液体抽取到输液瓶2内,然后将输液导管12将输液瓶2与液体盛放罐8连接,以此来演示将输液导管12中的气体排出,然后将进气柱14的上端打开,以此将输液瓶2中的液体导入到液体盛放罐8内,以此完成循环,该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快速循环利用,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使得学生操作更加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支撑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输液瓶(2),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体盛放罐(8),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液体盛放罐(8)的一侧下端连接,抽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输液瓶(2)的上端进水口连接,所述输液瓶(2)的下端与液体盛放罐(8)的上表面进液进口之间设有输液导管(12),输液导管(12)的下端外侧设有手动开关(11),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蓄电池(10),并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0)的输出端,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连接抽水泵(4)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专用静脉输液反冲输液器,包括支撑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输液瓶(2),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中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液体盛放罐(8),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水泵(4),抽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液体盛放罐(8)的一侧下端连接,抽水泵(4)的出水口通过导管与输液瓶(2)的上端进水口连接,所述输液瓶(2)的下端与液体盛放罐(8)的上表面进液进口之间设有输液导管(12),输液导管(12)的下端外侧设有手动开关(11),所述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一侧设有蓄电池(10),并且支撑底板(5)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开关(7),控制开关(7)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0)的输出端,控制开关(7)的输出端电连接抽水泵(4)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衣艳
申请(专利权)人:王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