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卫专利>正文

内置式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1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将折叠后的伞面全部收藏在伞把内的内置式折叠伞。它由顶盖、伞面、伞杆、滑动塞和伞把构成。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连接。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使用时,握住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从伞把中拉出,当滑动塞到达限定位置后,再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撑开既可。收伞时,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收拢,并将伞面裹紧,再通过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压入伞把的内腔中既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伞,尤其是能将折叠后的伞面全部收藏在伞把内 的内置式折叠伞。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折叠伞在使用后其伞面上残留的水分会浸湿周围的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折叠伞在使用后其伞面上残留的水分会浸湿周围物品的不 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折叠伞,该内置式折叠伞能将折叠后的伞面全 部收藏在伞把内,从而防止折叠伞在使用后其伞面上残留的水分浸湿周围的物口叫o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由顶盖、伞 面、.伞杆、滑动塞和伞把构成。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 连接。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使用时,握 住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从伞把中拉出,当滑动塞到达限定位置后,再 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撑开既可。收伞时,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收拢,并将伞面 裹紧,再通过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压入伞把的内腔中既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折叠伞在使用后其伞面上残留的水分浸湿 周围的物品。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的局部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收拢伞面后的实施例图。 图3是本技术封闭后的实施例图。图中l.顶盖。2.伞面。3.伞杆。4.滑动塞。5.伞把。6.内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连 接。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 在图2中,将伞面收拢,并将伞面裹紧。在图3中,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压入伞把的内腔中。 使用时,握住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从伞把中拉出, 当滑动塞到达限定位置后,再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撑开既可。收伞时, 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收拢,并将伞面裹紧,再通过顶盖将伞面、 伞杆和滑动塞压入伞把的内腔中既可。权利要求1. 一种内置式折叠伞,由顶盖、伞面、伞杆、滑动塞和伞把构成,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连接,其特征是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置式折叠伞,其特征是伞把为中空结构。专利摘要一种能将折叠后的伞面全部收藏在伞把内的内置式折叠伞。它由顶盖、伞面、伞杆、滑动塞和伞把构成。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连接。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使用时,握住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从伞把中拉出,当滑动塞到达限定位置后,再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撑开既可。收伞时,用现有的方式将伞面收拢,并将伞面裹紧,再通过顶盖将伞面、伞杆和滑动塞压入伞把的内腔中既可。文档编号A45B19/00GK201213523SQ20082006393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卫 张 申请人:卫 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式折叠伞,由顶盖、伞面、伞杆、滑动塞和伞把构成,顶盖连接在伞面的顶端,伞杆的下端与滑动塞连接,其特征是:滑动塞设置在伞把的内腔中,并可沿伞把的内腔上下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
申请(专利权)人:张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