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及其实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构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已经运营的隧道工程中出现渗漏的情况较为普遍,往往是在施工缝等部位出现集中的线状渗水。对于以上情况,在铁路、公路等山区隧道中,采取的措施通常是在施工缝部位进行凿槽、埋半管将水引排至隧道拱脚的侧沟或电缆沟内将水排走,之后再将所开的槽用防水砂浆封闭(如附图1~附图3所示)。在一般情况下,此种做法和构造对引排隧道衬砌施工缝部位的渗水较为有效。但是,有时隧道渗水中会带出一些泥沙,会首先在排水管的底部或转角处发生淤积,使得排水半管的排水能力下降或失效。在岩溶地区的隧道中,由于渗水具有结晶的性质,一段时间后结晶物会将埋入的引排半管堵塞,造成排水失效从而从施工缝相邻部位发生新的渗水。前述常规做法中仅考虑了对隧道衬砌施工缝部位渗水的引排和表面封闭,未预留便于维护的措施和构造,因此一旦该引排设施发生淤堵失效后,通常只能将该部位重新切开,清理排水管内的淤积和结晶物后重新施作引排设施,费时费力。因此,目前针对运营山区隧道衬砌施工缝部位渗水的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砌、半管、排水管及嵌填材料;所述衬砌的施工缝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由所述衬砌的施工缝的渗水部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衬砌的拱脚,所述半管罩扣于所述梯形槽内,所述半管与所述梯形槽围成供水流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半管的靠近所述衬砌的拱脚的一端且与所述半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隧道排水设施连通,所述嵌填材料塞设于所述梯形槽内且位于所述半管的外部,所述嵌填材料用于将所述半管固定于所述梯形槽的槽底,所述半管设置有至少两个检查部,其中一个所述检查部位于所述半管的远离所述衬砌的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衬砌、半管、排水管及嵌填材料;所述衬砌的施工缝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由所述衬砌的施工缝的渗水部沿施工缝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衬砌的拱脚,所述半管罩扣于所述梯形槽内,所述半管与所述梯形槽围成供水流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半管的靠近所述衬砌的拱脚的一端且与所述半管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隧道排水设施连通,所述嵌填材料塞设于所述梯形槽内且位于所述半管的外部,所述嵌填材料用于将所述半管固定于所述梯形槽的槽底,所述半管设置有至少两个检查部,其中一个所述检查部位于所述半管的远离所述衬砌的拱脚的一端,所述检查部连接有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的检查口,所述检查口与所述半管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检查口位于所述梯形槽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检查部分为第一检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检查部,所述第一检查部位于所述半管的远离所述衬砌的拱脚的一端,所述第二检查部位于所述第一检查部和所述衬砌的拱脚之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检查部与所述检查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检查部与所述检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弯头,所述弯头的角度为45°或90°,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三通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个支路分别与所述半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个支路与所述检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衬砌施工缝渗水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雅君,肖华荣,李福海,陈华梁,杜坤,陶磊,廖甲影,陈兴,刘基泰,苏卫迪,赵菊梅,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成都扬华源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河池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