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92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管涵,所述管涵由多个管涵模块并列组合而成,每个所述管涵模块由预制底板和位于预制底板上方的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预制支撑机构由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管涵模块由多段组合而成,便于运输,组合后,管涵模块上设有供注入混凝土的浇筑槽,混凝土配合钢筋加强架,使得管涵模块的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
技术介绍
:地下管涵,是指埋在地下的水管,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构筑物,在施工时,有时候需要的地下管涵很长,如果直接使用相应长度的管涵,既不利于施工,也极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所以一般使用拼接式管涵,但现有技术中,由于拼接式管涵是拼接制得的,所以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较低,在使用过程中,管涵之间的拼接处容易开裂损坏,导致其危险系数提高。为了提高管涵在实际应用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旨在实现管涵便于运输的同时提高管涵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所述管涵由多个管涵模块并列组合而成,每个所述管涵模块由预制底板和位于预制底板上方的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预制支撑机构由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由左侧板和左上顶板组成,左上顶板位于左侧板的上端,所述右预制支撑机构由右侧板和右上顶板组成,右上顶板位于右侧板的上端,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相向分布,所述左上顶板的右端面、右上顶板的左端面均设有伸出段,两个伸出段之间形成浇筑槽,所述浇筑槽为阶梯槽,所述浇筑槽的底部设有T型板,T型板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之间,且两块伸出段的端部均与T型板的竖直部分接触。优选的,所述阶梯槽从下至上分为宽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条形槽、第二条形槽、第三条形槽、第四条形槽以及第五条形槽,所述T型板的水平部位的下端面与第一条形槽的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条形槽、第三条形槽、第四条形槽以及第五条形槽内均搭接有钢筋加强架,钢筋加强架浇筑在阶梯槽中。优选的,每个所述管涵模块的侧端面与相邻的管涵模块的侧端面之间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预制底板的端部与左侧板以及右侧板的内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钢筋加强架由多跟纵横交错的钢筋搭建而成,所述钢筋加强架为立体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底板安装在地面的基座上,然后将左预制支撑结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预制底板的两侧,且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与预制底板的接触部位利用混凝土浇筑起来,并将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的下端浇筑在基座中,左上顶板和右上顶板上的伸出段形成的浇筑槽内放上T型板,T型板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之间,然后在浇筑槽内将搭建好的钢筋加强架放置进入,并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即可,相邻的管涵模块之间的缝隙中通过浇筑混凝土使二者之间更加紧固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管涵模块由多段组合而成,便于运输,组合后,管涵模块上设有供注入混凝土的浇筑槽,混凝土配合钢筋加强架,使得管涵模块的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管涵模块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左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预制支撑机构和右预制支撑机构的俯视图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左支撑机构的侧视图的局部示意图。图8为T型板的示意图。其中:1—管涵,2-管涵模块,3-预制底板,4-左预制支撑机构,4-1-左侧板,4-2-左上顶板,5-右预制支撑机构,5-1-右侧板,5-2-右上顶板,6-伸出段,7-浇筑槽,7-1-第一条形槽,7-2-第二条形槽,7-3-第三条形槽,7-4-第四条形槽,7-5-第五条形槽,8-T型板,9-钢筋加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由多个管涵模块2并列组合而成,每个所述管涵模块2由预制底板3和位于预制底板3上方的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预制支撑机构由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组成,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由左侧板4-1和左上顶板4-2组成,左上顶板4-2位于左侧板4-1的上端,所述右预制支撑机构5由右侧板5-1和右上顶板5-2组成,右上顶板5-2位于右侧板5-1的上端,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相向分布,所述左上顶板4-2的右端面、右上顶板5-2的左端面均设有伸出段6,两个伸出段6之间形成浇筑槽7,所述浇筑槽7为阶梯槽,所述浇筑槽7的底部设有T型板8,T型板8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6之间,且两块伸出段6的端部均与T型板8的竖直部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槽从下至上分为宽度依次增大的第一条形槽7-1、第二条形槽7-2、第三条形槽7-3、第四条形槽7-4以及第五条形槽7-5,所述T型板8的水平部位的下端面与第一条形槽7-1的下端面接触,所述第二条形槽7-2、第三条形槽7-3、第四条形槽7-4以及第五条形槽7-5内均搭接有钢筋加强架9,钢筋加强架9通过混凝土浇筑在阶梯槽中。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管涵模块2的侧端面与相邻的管涵模块2的侧端面之间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底板3的端部与左侧板4-1以及右侧板5-1的内壁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加强架9由多跟纵横交错的钢筋搭建而成,所述钢筋加强架9为立体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底板3安装在地面的基座上,然后将左预制支撑结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分别安装在预制底板3的两侧,且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与预制底板3的接触部位利用混凝土浇筑起来,并将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的下端浇筑在基座中,左上顶板4-2和右上顶板5-2上的伸出段6形成的浇筑槽7内放上T型板8,T型板8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6之间,然后在浇筑槽7内将搭建好的钢筋加强架9放置进入,并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即可,相邻的管涵模块2之间的缝隙中通过浇筑混凝土使二者之间更加紧固的连接。本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管涵模块由多段组合而成,便于运输,组合后,管涵模块上设有供注入混凝土的浇筑槽,混凝土配合钢筋加强架,使得管涵模块的安全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由多个管涵模块(2)并列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涵模块(2)由预制底板(3)和位于预制底板(3)上方的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预制支撑机构由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组成,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由左侧板(4‑1)和左上顶板(4‑2)组成,左上顶板(4‑2)位于左侧板(4‑1)的上端,所述右预制支撑机构(5)由右侧板(5‑1)和右上顶板(5‑2)组成,右上顶板(5‑2)位于右侧板(5‑1)的上端,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相向分布,所述左上顶板(4‑2)的右端面、右上顶板(5‑2)的左端面均设有伸出段(6),两个伸出段(6)之间形成浇筑槽(7),所述浇筑槽(7)为阶梯槽,所述浇筑槽(7)的底部设有T型板(8),T型板(8)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6)之间,且两块伸出段(6)的端部均与T型板(8)的竖直部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混凝土管涵,包括管涵(1),所述管涵(1)由多个管涵模块(2)并列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涵模块(2)由预制底板(3)和位于预制底板(3)上方的预制支撑机构组成,所述预制支撑机构由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组成,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由左侧板(4-1)和左上顶板(4-2)组成,左上顶板(4-2)位于左侧板(4-1)的上端,所述右预制支撑机构(5)由右侧板(5-1)和右上顶板(5-2)组成,右上顶板(5-2)位于右侧板(5-1)的上端,所述左预制支撑机构(4)和右预制支撑机构(5)相向分布,所述左上顶板(4-2)的右端面、右上顶板(5-2)的左端面均设有伸出段(6),两个伸出段(6)之间形成浇筑槽(7),所述浇筑槽(7)为阶梯槽,所述浇筑槽(7)的底部设有T型板(8),T型板(8)的竖直部分位于两块伸出段(6)之间,且两块伸出段(6)的端部均与T型板(8)的竖直部分接触。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