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7752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密封胶的制备原料包括50‑70重量份氟橡胶、10‑20重量份氟化改性丙烯酸树脂、10‑20重量份马来酰亚胺改性的酚醛树脂、5‑10重量份超支化聚硅氧烷、5‑10重量份多烷氧基硅烷偶联剂、3‑5重量份二甲基硅油、1‑5重量份碳酸钙、1‑3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3‑5重量份纳米银、1‑3重量份抗氧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的耐温性良好、耐油污以及耐水解性能良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接触食品时具有很低的迁移率,满足欧美国家食品卫生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用密封材料
,涉及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瓶盖密封胶在各种瓶装产品的密封时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全世界对于瓶盖密封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密封性好,而且还要求对食品和环境无污染,瓶盖密封胶由于不可避免地会与食品接触,因此会存在密封胶成分迁移至食品中,而导致影响食品品质以及损害人体健康。CN1091443A公开了采用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TOTM)和柠檬酸酯配合使用作为增塑剂,CN1696189A公开了采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酯(TOTM)和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配合使用作为增塑剂,CN101338171A公开了采用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配合使用作为增塑剂,但上述专利涉及的增塑剂制作密封胶后,在接触油脂性食品时迁移量均非常大,不能满足欧美国家食品卫生要求。因此,在本领域中,期望开发符合欧美国家食品卫生要求的低迁移金属瓶盖密封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硅氧烷为具有如下结构的聚硅氧烷:其中R为碳原子数为1-8的亚烷基,n为3-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烷氧基硅烷偶联剂为六烷氧基硅烷偶联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抗氧剂TPP或抗氧剂TNP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部分氟橡胶与氟化改性丙烯酸树脂、马来酰亚胺改性的酚醛树脂、二甲基硅油以及一部分多烷氧基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2)将剩余的多烷氧基硅烷偶联剂与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银和抗氧化剂混合,抽真空条件下搅拌,得到混合物;(3)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与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密炼得到密炼产物;(4)将剩余的氟橡胶与超支化聚硅氧烷混合均匀,而后加入至步骤(3)得到的密炼产物中,搅拌混合,而后继续密炼,成型得到所述氟橡胶类耐油性金属瓶盖密封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一部分氟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萍魏朝升朱琳王家玟蔡丽雪王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锦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