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物体在紫外线光、太阳光或普通灯光照射后,该物体在黑暗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发光性能,称这种物体叫光致发光材料。也有叫长余辉发光材料和蓄能发光材料。它是一种性能优良、无需任何电源就能自行发光的材料。它具有极强的吸光-蓄光-发光能力,当受到自然光和灯光的照射时,即吸收并贮存部分光能量,并在黑暗中再以可见光的形式缓缓释放。该材料主动吸蓄日光、灯光、紫外光、杂散光等可见光5~10min后,在黑暗中可自动发光12小时以上,并可根据实际需要,使其发出红、绿、蓝、黄、紫等多种彩色光。吸光和发光的过程可以无数次重复,发光寿命达20年以上。稀土元素因具有丰富的能级和4f电子跃迁等电子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光、电、磁等许多特性,已在光致发光、激光材料以及太阳能转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稀土无机材料存在着难加工成型、影响材料的稳定性的弊端。中国专利CN101899187公布了一种聚氯乙烯/铝酸锶铕光致发光片材将铝酸锶铕发光粉直接作为填料添加到聚合物聚氯乙烯树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铕和浓盐酸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稀释,升温至70‑75摄氏度,恒温搅拌反应至溶液至澄清;(2)将上述澄清液冷却至45‑55摄氏度后,过滤,将滤液加热升温后,恒温持续搅拌至滤液中出现晶膜,冷却至室温,静置30‑40分钟后,抽滤,得白色氯化铕晶体;(3)将步骤(2)中制得的白色氯化铕晶体和乙烯基苯甲酸分别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升温至80摄氏度时,将含有氯化铕的N,N‑二甲基甲酰胺缓慢滴入乙烯基苯甲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以3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0分钟;(4)向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铕和浓盐酸加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稀释,升温至70-75摄氏度,恒温搅拌反应至溶液至澄清;(2)将上述澄清液冷却至45-55摄氏度后,过滤,将滤液加热升温后,恒温持续搅拌至滤液中出现晶膜,冷却至室温,静置30-40分钟后,抽滤,得白色氯化铕晶体;(3)将步骤(2)中制得的白色氯化铕晶体和乙烯基苯甲酸分别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升温至80摄氏度时,将含有氯化铕的N,N-二甲基甲酰胺缓慢滴入乙烯基苯甲酸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以300-5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0分钟;(4)向步骤(3)中的产物中加入浓氨水至PH值为6.5-7.5,回流反应7-8小时后,将反应得到的产品直接进行热抽滤,用水和乙醇分别洗涤滤料3次后,置入烘箱中在60-65摄氏度,真空干燥15-20小时,即得有机稀土配合物;(5)将步骤(4)聚乙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加入容器中,控温至20-25摄氏度,搅拌10-15分钟后,加入适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持续搅拌反应30-35分钟;(6)向步骤(5)的产物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步骤(4)制得的有机稀土配合物和偶氮二异丁腈,在20-25摄氏度下,恒温搅拌反应30分钟后,抽真空,倒入模具中;(7)将步骤(6)中的模具置入烘箱中加热固化,升温至70摄氏度,恒温加热20-25小时,即得聚氨酯光致发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菊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昂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