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中华专利>正文

卡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52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托,包括用来安装可识别数据模块到终端内部的托盘以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翻盖,所述托盘上设有可识别数据模块的安装槽,托盘末端表面设有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一侧的第一倒角,且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还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翻盖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且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盖以第一通孔套于第一凸台的方式铰接在托盘上,且翻盖在第一端受压贴合到托盘的第一倒角时,该翻盖的第二端远离托盘的末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托只要在翻盖的背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即可实现翻盖的翘起/合盖,再在翻盖/托盘上作用一个拉力/推力,即可实现托盘的拉出/插入,从而可以在托盘上拆装数据模块。结构简易,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托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卡托。
技术介绍
现有电子设备中的卡托结构冗杂,操作过程离不开取卡针或顶出机构等,但这些取卡针或顶出机构不可能集成在终端中,其会导致终端的复杂度;如果归置到其他地方因其结构小,利用率不高容易遗忘丢失。当然,这些取卡针或顶出机构的研发、生产及制造都会花费相当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卡托与终端机构的复杂以及与其配套的取卡针或顶出机构不好集成在终端/卡托或利用率不高,容易遗忘丢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简易卡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托,包括用来安装可识别数据模块到终端内部的托盘以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翻盖,所述托盘上设有可识别数据模块的安装槽,托盘末端表面具有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一侧的第一倒角,且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还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翻盖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且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盖以所述第一通孔套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方式铰接在所述托盘,且所述翻盖在第一端受压贴合到所述托盘的第一倒角时,该翻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托盘的末端。在本技术所述的卡托中,所述托盘末端表面还具有第二U形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托,包括用来安装可识别数据模块到终端内部的托盘以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有可识别数据模块的安装槽,托盘末端表面设有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一侧的第一倒角,且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还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翻盖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且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盖以所述第一通孔套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方式铰接在所述托盘上,且所述翻盖在第一端受压贴合到所述托盘的第一倒角时,该翻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托盘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托,包括用来安装可识别数据模块到终端内部的托盘以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翻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有可识别数据模块的安装槽,托盘末端表面设有第一U形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U形槽一侧的第一倒角,且在所述第一U形槽内还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翻盖的一侧具有第一凸耳,且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盖以所述第一通孔套于所述第一凸台的方式铰接在所述托盘上,且所述翻盖在第一端受压贴合到所述托盘的第一倒角时,该翻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托盘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末端表面还具有第二U形槽且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还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翻盖上的第二端与第一凸耳同侧还具有第二凸耳,且在所述第二凸耳上还设有第二通孔;当所述翻盖受压贴合在所述托盘末端时,所述第二通孔套于所述第二凸台并阻止所述翻盖远离所述托盘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末端表面还具有第二U形槽且在所述第二U形槽内还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翻盖上的第二端与第一凸耳同侧还具有第二凸耳,且在所述第二凸耳上还设有第二凸台;当所述翻盖受压贴合在所述托盘末端时,所述第二凸台卡入所述第二通孔并阻止所述翻盖远离所述托盘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朝向翻盖的一端突出于托盘的边缘,该突出边缘部分呈锥形;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延伸至翻盖上的凹缘;当所述第一通孔套于所述第一凸台上时,所述锥形突出边缘部分局部抵靠在翻盖上的所述凹缘。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卡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边缘设置有便于所述翻盖第二端在受力时滑脱的第一斜面,且所述第二通孔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滑脱的第二斜面;当所述翻盖在第一端受压贴合到所述托盘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中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