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751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12‑18份、石英8‑12份、铜矿石4‑6份、苏州土5‑7份、黑毛土2‑4份、滑石0.5‑1.5份、氧化铜0.3‑0.7份、锆英石6‑10份、硅灰石6‑10份。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合球磨,加水使釉料的质量浓度达到55‑56%,湿磨8‑1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120‑300目筛得到釉浆;(2)坯体浸釉2‑3次;(3)烧成,烧成温度为1280‑1320℃。烧制成的釉层上线条流畅、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的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过的痕迹,成品率在7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钧瓷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钧瓷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现有技术中,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还很少,烧制成的产品出现光泽度差、釉面出现结晶和机械强度不高的问题,在烧制的过程中有70%左右的产品会报废掉,成品率低,因此对原料的浪费巨大,制作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及配比新颖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配方及制备方法少,光泽度差,釉面出现结晶,机械强度不高和成品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12-18份、石英8-12份、铜矿石4-6份、苏州土5-7份、黑毛土2-4份、滑石0.5-1.5份、氧化铜0.3-0.7份、锆英石6-10份、硅灰石6-10份。优选的,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60份、方解石15份、石英10份、铜矿石5份、苏州土6份、黑毛土3份、滑石1份、氧化铜0.5份、锆英石8份、硅灰石8份。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加入水使釉料的质量浓度达到55-56%,湿磨8-1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120-300目筛得到釉浆;(2)坯体浸釉2-3次;(3)烧成,烧成温度为1280-1320℃。优选的,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使温度在4-6小时均匀升至1000-1020℃;②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5-6小时内均匀升至1300℃;③退火冷却至室温,制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配方及制作方法,通过合理的配比和制备方法可以烧制得到稳定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因为施釉较厚,釉料中所含的金属离子重量不同,有些浮于表面,有些沉在釉底,加上冷却时柚子上下收缩温度不一致,在温差和密度的差异下,使釉层产生两种不同的运动。一种是受重力影响下从上向下流动,一种是釉层内壁与釉表层之间的内外运动,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形成釉层上线条流畅、圆润自然、色调柔和、靓丽的恰似蚯蚓在稀泥上爬过的痕迹,成品率在70%以上。2、本专利技术原料中使用镐英石,釉层晶相主要是镐英石晶体和玻璃相组成,釉层中的镐英石晶体均匀分布在釉层中,它是乳浊釉的主要乳浊相,也可提高釉层的耐磨性。3、本专利技术原料中使用硅灰石,硅灰石针状晶体杂乱无章的排列形成交织结构,被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所固结,可以大大增强烧结体的结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原料中的硅灰石及烧滑石的低烧失量来降低原料中的结晶水及碳酸根来减少釉浆中的汽包,使釉层致密,使机械强度提升。硅灰石有明显的熔剂作用,膨胀系数低,不含结晶水和碳酸盐,烧成过程中不分解产生气体,可降低产品的烧成时间,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避免产品的变形和开裂,较少釉面针孔的产生,提高釉面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12-18份、石英8-12份、铜矿石4-6份、苏州土5-7份、黑毛土2-4份、滑石0.5-1.5份、氧化铜0.3-0.7份、锆英石6-10份、硅灰石6-10份。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加入水使釉料的质量浓度达到55-56%,湿磨8-1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120-300目筛得到釉浆;(2)坯体浸釉2-3次;(3)烧成,烧成温度为1280-1320℃。本专利技术以黄长石为主要溶剂,黄长石二氧化硅含量为77%左右,氧化铝13%左右,氧化铁0.6%,氧化镁0.16%。方解石主要降低釉料熔融温度,在釉中能增大釉的折射率,因而提高光泽度,并能改善釉的透光性。石英起到骨架作用,主要增加釉料的光泽度,可改善釉料的流动性。铜矿石和氧化铜在釉中起到着色作用。苏州土的主要矿物是管状多水高岭石和片状高岭石,其氧化铝含量为37%~39%,二氧化硅46%~48%,耐火度1730℃,质地细腻滑润,可塑性较低。黑毛土铝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粘结性,起到悬浮作用,可提高釉的质感。滑石中所含有的氧化镁成分为助溶剂,促使坯体与釉之间中间层的生成,改善热稳定性,扩大烧成范围,增强乳浊作用。锆英石起到乳浊作用。硅灰石晶体在部分熔融产生熔体的作用下予以团结,形成交织结构,提升机械强度。通过合理配比和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制备出的釉呈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色的独特色彩,有很高的艺术及经济价值。实施例2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60份、方解石15份、石英10份、铜矿石5份、苏州土6份、黑毛土3份、滑石1份、氧化铜0.5份、锆英石8份、硅灰石8份。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加入水使釉料的质量浓度达到55-56%,湿磨8-10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120-300目筛得到釉浆;(2)坯体浸釉2-3次;(3)烧成,烧成温度为1280-1320℃。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使温度在4-6小时均匀升至1000-1020℃;②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5-6小时内均匀升至1300℃;③退火冷却至室温,制得。通过合理配比和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制备出的铜红釉色彩饱满、富有光泽,还带有蚯蚓走泥纹的独特效果,且稳定性强,烧制成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机械强度高且更加的美观。实施例3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60份、方解石15份、石英10份、铜矿石5份、苏州土6份、黑毛土3份、滑石1份、氧化铜0.5份、锆英石8份、硅灰石8份。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原料粉碎后混合放入球磨机球磨,加入水使釉料的质量浓度达到56%,湿磨9小时,经过湿磨的料浆过200目筛得到釉浆;(2)坯体浸釉3次;(3)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烧成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①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在氧化气氛下烧制,使温度在5小时均匀升至1000℃;②在还原气氛下,使温度在6小时内均匀升至1300℃;③退火冷却至室温,制得。通过合理配比和控制烧成过程中的气氛和温度,制备出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色彩饱满和富有光泽的独特效果,且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且更加的美观。比较例1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它是由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12‑18份、石英8‑12份、铜矿石4‑6份、苏州土5‑7份、黑毛土2‑4份、滑石0.5‑1.5份、氧化铜0.3‑0.7份、锆英石6‑10份、硅灰石6‑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50-70份、方解石12-18份、石英8-12份、铜矿石4-6份、苏州土5-7份、黑毛土2-4份、滑石0.5-1.5份、氧化铜0.3-0.7份、锆英石6-10份、硅灰石6-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红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黄长石60份、方解石15份、石英10份、铜矿石5份、苏州土6份、黑毛土3份、滑石1份、氧化铜0.5份、锆英石8份、硅灰石8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蚯蚓走泥纹的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群翟康洛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翟家钧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