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497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壳体的内部横向设有转轴,转轴的轴壁固定设有位于主板上方的除尘刷,壳体的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条形滑槽与条形孔,转轴两端分别位于条形槽与条形孔内,转轴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并向外延伸,壳体的右侧设有电机箱,转轴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电机箱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电机,转轴穿过滚动轴承并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能够避免壳体内的温度过高以及灰尘过多,从而影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避免外界的震动对壳体内的元件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
本技术涉及相控阵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
技术介绍
相控阵天线指的是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来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控制相位可以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以达到波束扫描的目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副瓣电平、最小值位置和整个方向图的形状。用机械方法旋转天线时,惯性大、速度慢,相控阵天线克服了这一缺点,波束的扫描速度高。它的馈电相位一般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相位变化速度快(毫秒量级),即天线方向图最大值指向或其他参数的变化迅速。这是相控阵天线的最大特点。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是相控阵天线的一种,由于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设有外壳,其内部的原件在工作时会发出热量,而且外壳内部的原件要经常的清理,否则影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散热差且内部灰尘不易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所述壳体的内部横向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壁固定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主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横向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轴壁固定设有位于主板(2)上方的除尘刷(4),所述壳体(1)的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条形滑槽与条形孔,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位于条形槽与条形孔内,所述转轴(3)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箱(5),所述转轴(3)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电机箱(5)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5)的内部设有电机(6),所述转轴(3)穿过滚动轴承并与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通孔固定套接有风扇(7),所述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智能定位天线,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主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横向设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轴壁固定设有位于主板(2)上方的除尘刷(4),所述壳体(1)的左右内侧壁均开设有位置对应的条形滑槽与条形孔,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位于条形槽与条形孔内,所述转轴(3)的一端穿过条形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箱(5),所述转轴(3)的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电机箱(5)的右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箱(5)的内部设有电机(6),所述转轴(3)穿过滚动轴承并与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端通过通孔固定套接有风扇(7),所述壳体(1)的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筒(8),所述支撑筒(8)的下端活动套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筒(8)的上端内壁固定设有橡胶减震块(10),所述支撑筒(8)的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弹簧座(11),所述支撑杆(9)的杆壁固定设有第二弹簧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思亮曲宏刚李项能冯草清谢昭炀冯锡标朱景福张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