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470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固定环,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杆、齿槽、齿轮、齿板和第二弹簧,通过在壳体的底部穿插两根正反螺纹杆,并在正反螺纹杆的两端均套设下夹板,在正反螺纹杆的外侧套设同步带,通过转动正反螺纹杆即可带动另一根正反螺纹杆同步转动,利用正反螺纹杆两端的正螺纹和反螺纹,使得内部开设有螺纹槽的下夹板能够在正反螺纹杆的外侧传动,从而调整两侧下夹板之间的距离,即能方便的安装蓄电池,同时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蓄电池的固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发电后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存储,为了固定蓄电池组,需要用到支撑架,目前市面上的支撑架安装蓄电池比较繁琐,需通过拧螺钉的方式打开支撑架,装入蓄电池后再通过螺钉固定,效率很低,且支撑架大小无法调节,导致无法固定不同大小型号不同的蓄电池,因而当该蓄电池更新换代后更换体积更小或更大的蓄电池需要同时更换支撑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焊接有固定环,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套杆、齿槽、齿轮、齿板和第二弹簧,所述下夹板的顶端焊接有沿下夹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固定环(2),壳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正反螺纹杆(3),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外侧套设有下夹板(5),所述下夹板(5)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装置(6),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套杆(61)、齿槽(62)、齿轮(63)、齿板(64)和第二弹簧(65),所述下夹板(5)的顶端焊接有沿下夹板(5)竖直方向设置的套杆(61),所述套杆(6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齿槽(62),套杆(61)的内部设有支柱(9),所述支柱(9)的底端焊接有齿板(64),支柱(9)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弹簧(65),所述齿板(64)的一侧也开设有齿槽(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焊接有固定环(2),壳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正反螺纹杆(3),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外侧套设有下夹板(5),所述下夹板(5)的顶部安装有伸缩装置(6),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套杆(61)、齿槽(62)、齿轮(63)、齿板(64)和第二弹簧(65),所述下夹板(5)的顶端焊接有沿下夹板(5)竖直方向设置的套杆(61),所述套杆(6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齿槽(62),套杆(61)的内部设有支柱(9),所述支柱(9)的底端焊接有齿板(64),支柱(9)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弹簧(65),所述齿板(64)的一侧也开设有齿槽(62),套杆(61)的内部还安装有齿轮(63),所述齿轮(63)的内侧套设有调节旋钮(7),所述调节旋钮(7)的一端延伸至套杆(61)的外侧,支柱(9)的顶端焊接有上夹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蓄电池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螺纹杆(3)的一端穿过固定环(2),且正反螺纹杆(3)的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海瑞郝鹏何旖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