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雨量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雨量传感器领域,尤指一种小体积高能量利用率的光雨量传感器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车辆在国内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当前的局势也预示着未来车辆数量与日俱增的趋势,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而最不能忽视的就是驾驶安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降雨量较多的国家,因此春夏季行车过程遇降雨的时间也较多,雨天行车无形中为交通安全带来些许影响与隐患,但同时也由于目前的汽车发展阶段的限制,我国的主体车辆仍旧以中低端车型为主,车内配备的雨刮器均为传统控制调节的手动雨刮器,雨天行车安全问题由此产生,一方面需要驾驶员分心手动操控雨刮器,另一方面雨刮器并非智能精确地执行工作,因此现有的非智能雨刮系统暂不能助力于雨天的行车行驶,亦不能从中提高交通安全系数。为提高雨天行车时的雨水处理智能化程度,现已发展有应用于高端车型的自动雨量传感器以代替人工操作,但是该传感器目前技术尚未成熟,所采用的光雨量传感器多使用标准球面作为准直与汇聚透镜,能量利用率低,准直与汇聚效果不好,并且造价高,仅应用于高端车型中,较难普遍应用于中低端车型中, ...
【技术保护点】
1.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上盖、下盖、光路透镜装置和PCB板,其中,上盖、下盖卡扣组合成型为带有数据接口的腔体,光路透镜装置和PCB板电性连接并安装在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主要包括上盖、下盖、光路透镜装置和PCB板,其中,上盖、下盖卡扣组合成型为带有数据接口的腔体,光路透镜装置和PCB板电性连接并安装在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路透镜装置主要包括透镜底板、反射块和十个透镜,其中透镜一与透镜二、透镜三与透镜四、透镜五与透镜六、透镜七与透镜八分别成组相邻设置并依次沿透镜底板的圆周边均布安装,反射块安装在每组透镜之间;透镜九与透镜十安装在透镜底板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镜一、透镜六、透镜二、透镜五为准直透镜,分别对应的共轭透镜为透镜三、透镜四、透镜八、透镜七,均设置为曲面弧形结构;所述的透镜九、透镜十为接收自然光线透镜,透镜九设置为曲面弧形结构,透镜十设置为立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底座与硅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垫安装在光路透镜装置的顶部,通过硅胶垫与车辆的前挡玻璃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为弹压结构,其左右两端为上翘弹性片,前后两端为从底面延伸至侧面的直角型固定定位片,底座与下盖限位安装配合;下盖底面设置有一对对称的限位凸槽,侧面设置有四处限位块;底座的固定定位片的前后两端安装在一对限位凸槽之间以限定横向定位并防止滑移,固定定位片的延伸终端开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通孔,通孔与限位块嵌入式卡扣配合以限定纵向定位;所述传感器通过底座安装在车辆的内后视镜与前挡玻璃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雨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纵向设置有平行上下底面的水平板,且水平板开设有匹配光路透镜装置的透镜槽,上盖与光路透镜装置组装时所述十个透镜贯穿透镜槽以固定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胡平,曾俊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智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