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03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及纳滤膜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设有第一槽口的第一盖板和设有第二槽口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对合形成密封气室,膜片压制于所述密封气室中;所述密封气室一端与气源连通,另一端与排气指示器连通;通过所述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对合形成的密封气室和所述排气指示器等对膜片的气密性进行测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膜片制成膜元件前对其气密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没有进行气密性测试的膜片制作成膜元件后再检测膜元件的气密性,不容易判断出膜元件的漏气原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
本技术涉及反渗透膜及纳滤膜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技术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由于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物质。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出水水质好等方面的优点,反渗透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电子、医药、食品饮料、市政及环保等领域,具体地,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的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以及废水的处理及特种分离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纳滤膜是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反渗透膜片或纳滤膜片与流道网格、产水流道材料、产水中心管和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等组装在一起,能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的反渗透或纳滤的最小单元称为膜元件,反渗透及纳滤膜元件是采用反渗透及纳滤膜片进行卷制而成,作为反渗透及纳滤膜元件的重要原材料,有部分制造反渗透及纳滤元件的厂家采购反渗透及纳滤膜片时,没有手段对其气密性进行检验,在反渗透及纳滤元件制造过程中,有可能会有漏胶的问题,当厂家对生产元件进行气检检查元件密封性时,可能会因为反渗透及纳滤膜片气密性差导致误判。如何在卷膜前对反渗透及纳滤膜片气密性准确、快速的检测,仍然是目前反渗透及纳滤膜元件生产流程的薄弱环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的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及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通过所述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对合形成的密封气室和所述排气指示器等对膜片的气密性进行测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在膜片制成膜元件前对其气密性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没有进行气密性测试的膜片制作成膜元件后再检测膜元件的气密性,不容易判断出膜元件的漏气原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对合形成密封气室,膜片压制于所述密封气室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部的第一气路,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部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指示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通过测试气进气管与气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内卡设第一透气支撑板,该第一透气支撑板贴敷于所述膜片设置;所述第二槽口内卡设第二透气支撑板,该第二透气支撑板贴敷于所述膜片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指示器包括盛装有液体的容液瓶,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伸入所述液体内;所述容液瓶上设有排出气观察口。本技术还提供的一种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上任一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进一步地,包括一个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括通过减压阀与压缩气源连通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测试气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于所述测试气进气管与所述供气管之间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气囊压力表。进一步地,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括与各所述测试气进气管连通的气囊,通过减压阀与压缩气源连通的供气管;各所述气囊分别通过支路进气管与所述供气管连通,各所述支路进气管上均设置有第一节流阀。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缩空气储罐,该压缩空气储罐的进气端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气端连通,该压缩空气储罐的出气端与所述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上设有储罐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与所述压缩空气储罐间设有止逆阀。进一步地,各所述气囊上均设有气囊压力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提供的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采用包括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所述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对合形成密封气室,膜片压制于所述密封气室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部的所述第一气路,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部的所述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指示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通过测试气进气管与气源连通的设计;所述第二槽口和所述第一槽口分别贴敷于所述膜片的两侧,通过所述测试气进气管进入到所述第二槽口的气体经过所述膜片的过滤孔进入到所述第一槽口,再由所述排气管进入到所述排气指示器,从所述排气指示器中可以看到气体进入其中的速率,可以通过观察进入到所述排气指示器中气体的速率直观得到所述膜片气密性情况,测试方法简单,有效。2、本技术提供的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采用包括所述减压阀和一个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设计;通过所述减压阀对压缩空气进行减压,防止进入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气体压力过高,对膜片进行挤压,压坏所述膜片;且一个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节省测试成本。3、本技术提供的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采用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还包括与各所述测试气进气管连通的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减压阀与压缩气源连通的所述供气管;各所述气囊分别通过所述支路进气管与所述供气管连通,各所述支路进气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节流阀的设计;各所述气囊分别为与该气囊连通的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供气,关闭所述节流阀后各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间互不影响,可同时检测多个膜片的气密性,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各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所述排气指示器间可相互对照,便于快速找出气密性不好的膜片。4、本技术提供的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采用还包括所述压缩空气储罐,该压缩空气储罐的进气端与所述减压阀的出气端连通,该压缩空气储罐的出气端与所述供气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上设有所述储罐压力表的设计;所述压缩空气储罐直接为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供气时,使供气更平稳,避免了利用压缩空气直接给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供气供气速率过大,容易引起膜片损坏的问题。所述压缩空气储罐为各所述气囊供气时,可使进入到各所述气囊的初始压力一致,避免因所述气囊的初始压力不一致而影响气体通过膜片的塑料,造成对膜片气密性的误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对合形成密封气室,膜片压制于所述密封气室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部的第一气路,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部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指示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通过测试气进气管与气源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与所述第二槽口对合形成密封气室,膜片压制于所述密封气室中;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槽口与外部的第一气路,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槽口与外部的第二气路;所述第一气路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指示器连通,所述第二气路通过测试气进气管与气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内卡设第一透气支撑板,该第一透气支撑板贴敷于所述膜片设置;所述第二槽口内卡设第二透气支撑板,该第二透气支撑板贴敷于所述膜片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指示器包括盛装有液体的容液瓶,所述排气管的出气口伸入所述液体内;所述容液瓶上设有排出气观察口。4.一种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膜片气密性测试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膜片气密性快速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所述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力裴志强程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