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宰哲专利>正文

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88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其包括:上部板,形成有第一贯通孔;及下部板,形成有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二贯通孔;所述上部板和所述下部板层叠结合,在所述上部板及下部板之间插入摄像机模块;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之间设置摄像机模块的镜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入到制造摄像机模块的工序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在制造摄像机模块的工序中,直到最终结束制造为止不需要更换收容摄像机模块的托盘。
技术介绍
一般,摄像机模块是指利用图像传感器将通过镜头进入的光信号变换为RGB电信号显示于手机、显示器等的数字影像设备的画面的部件。为了制造这种上述摄像机模块,首先要切割晶片生产许多传感器芯片。将所述传感器芯片粘贴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上之后,通过金钱(goldwire)连接所述传感器芯片和印制电路板。然后,在粘贴有所述传感器芯片的所述印制电路板上粘贴镜头和音频放大器(AudioFrequencyAmplifier)组件。将这样生产出的多个镜头组件分离为每个模块之后,将具有柔软性的挠性印制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粘贴在模块下表面。然后,进行设定镜头的焦点的作业和用环氧树脂固化镜头组件来固定焦点,从而结束制造工序。如上所述,在制造摄像机模块时需要执行多种工序的装置,这就需要适合各工序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951308号中记载了有关制造托盘技术的文献,该制造托盘适合在印制电路板粘贴传感器芯片的工序4,是适合制造小型化摄像机模块的工序中的印制电路板粘贴工序的摄像机模块制造托盘。但是,将这种基板使用于设定镜头的焦点的工序或固化镜头组件的工序时有可能引起与装置之间的干扰,所以存在结束各工序之后需要由工序管理者更换托盘的不便。由此,降低制造工序整体的效率的同时所需的托盘的数量多,从而还引发经济上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0951308号“摄像机模块用基板制造方法及用于摄像机模块用基板制造的基板托盘”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机模块托盘,该摄像机模块托盘可以同时用于多种摄像机模块制造工序。课题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托盘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贯通孔的上部板;及形成有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的第二贯通孔下部板,所述上部板和所述下部板层叠结合,在所述上部板及下部板之间插入摄像机模块;在所述第一贯通孔和所述第二贯通孔之间设置摄像机模块的镜头。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还包括镜头安装部,该镜头安装部凹陷预定深度而插入所述摄像机模块的镜头,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孔;所述镜头安装部的至少某一面与从所述上部板延长的支架形成一体。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板上形成有:第一槽,插入所述摄像机模块的所述外部端子;以及第二槽,插入布线,该布线用于连接所述镜头和所述外部端子,从而固定所述摄像机模块。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板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突出部,所述上部板的下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与所述突出部对应的多个槽;所述突出部插入到所述槽来构成所述上部板及下部板之间的相互结合。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板的下表面和所述下部板的上表面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有磁性体,从而构成所述上部板及下部板之间的相互结合。此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的形状相同。专利技术效果通过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使用于制造工序,在结束各工序之后,管理者不需要更换适合各工序的托盘,到结束制造为止一贯地执行工序。由此,可以期待整个工序的效率增加和不必生产追加性的托盘经济性节约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现有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例示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例示图。图3是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分解图。图4是表示现有托盘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托盘上固定的摄像机模块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镜头安装部的例示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下部板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上插入的摄像机模块的例示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现有上部板;20:现有下部板;100:上部板;110:第一贯通孔;120:安装部;130:支架;200:下部板;210:第二贯通孔;220:布线槽;300:摄像机模块;310:镜头;320:外部端子;330:布线。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词语不应解释为一般的或词典上的意义,立足于专利技术人为了用最适当的方法说明其自身的专利技术而可以适当定义用语概念的原则,应解释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表示的构成仅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的实施例,不代表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技术思想,应当理解在本申请提交的时刻可能存在能够代替它们的多种等同物和变形例。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之前预先说明:为了突显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对于不必要的事项,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地可附加的公知结构不进行图示或具体描述。图2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例示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上部板100和下部板200的结合构成,随之,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可以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在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之间配置用于制造的摄像机模块300,为此在所述下部板200的一面可以形成用于固定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多个槽。对此的说明后面叙述。另外,所述上部板100可以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10,第一贯通孔110沿所述上部板100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下部板200可以形成有第二贯通孔210,第二贯通孔210沿所述下部板200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摄像机模块300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托盘固定时,所述第一、第二贯通孔可以形成于配置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镜头310的位置,由此所述镜头310不与所述上部板100或所述下部板200直接接触。由此,在执行制造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工序时,消除所述摄像机模块300和本专利技术的托盘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在多种制造工序中灵活应用本专利技术。图3是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的分解图。如图3所示,在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之间配置所述摄像机模块300,通过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的相互结合,所述摄像机模块300可以固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上。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的结合方式可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下部板200的上表面边缘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突出部,在所述上部板100的下表面的所述突出部对应的位置形成槽来结合。或者,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下部板200的上表面边缘和所述上部板100的下表面边缘配置磁性体而相互结合的结构,只要是多个板可以结合的方式,不另外加以限定。在所述下部板200的一面可以形成以预定深度凹陷的布线槽220,在所述布线槽220插入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外部端子320和布线330来固定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位置。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所述镜头310配置在所述下部板200的所述第二贯通孔210上,通过在所述下部板200上配置的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上部结合所述上部板100,从而结束用于工序投入的准备。由此,所述镜头310不与托盘直接接触,所以在制造装置加工所述镜头3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时,不受托盘的干扰,可以对所述镜头310的两面都进行加工。图4是表示现有的托盘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托盘上固定的摄像机模块的平面图。首先,图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板(100),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10);及下部板(200),形成有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110)的第二贯通孔(210),所述上部板(100)和所述下部板(200)层叠结合,在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之间插入摄像机模块(300);在所述第一贯通孔(110)和所述第二贯通孔(210)之间设置摄像机模块(300)的镜头(3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22 KR 10-2018-00079111.一种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板(100),形成有第一贯通孔(110);及下部板(200),形成有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贯通孔(110)的第二贯通孔(210),所述上部板(100)和所述下部板(200)层叠结合,在所述上部板(100)及下部板(200)之间插入摄像机模块(300);在所述第一贯通孔(110)和所述第二贯通孔(210)之间设置摄像机模块(300)的镜头(3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110)还包括镜头安装部(120),该透镜安装部(120)凹陷预定深度而插入所述摄像机模块(300)的镜头(310),且在中心部形成有孔;还包括从所述上部板(100)延长的支架(130),所述支架(130)与镜头安装部(120)的至少某一面形成一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模块制造用托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宰哲
申请(专利权)人:朱宰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