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84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包括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送风机、排风机、回风粗效过滤器和新风粗效过滤器;室外新风经新风粗效过滤器处理后,跟室内回风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中换热后,与室内回风混合,再经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换热,由送风机加压送入房间;室内回风经回风粗效过滤器,一部分跟换热后新风混合,一部分跟室外新风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内换热后,由排风机排出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特别适合安装空间紧张的建筑物;采用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实现新、回风之间的高效热回收,采用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提高换热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
本技术涉及建筑和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也急剧上升。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若加上建筑建造能耗,则整个建筑领域的建造和运行能耗占全社会一次能耗总量比例高达36%。因此,建筑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对室外新风进行处理,以达到室内温湿度要求,能耗很大,约占空调能耗的20-30%,因此,利用建筑排风对室外新风进行预冷/预热处理,可节约能源,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目前的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热回收装置,另一种是显热回收装置。前者热回收效率相对较高,但是,存在新、排风交叉污染的风险;后者主要是采用汊流换热为主的热交换方式,尽管能避免新、排风交叉污染的危险,但是,热回收效率相对较低。目前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通常采用翅片管蒸发器,存在风侧流阻大、换热效果差、体积大、易结灰、造价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采用三维变结构高效传热管,并利用顺紊流传热原理和非对称传热空间设计技术,能有效解决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同时,节省建筑能耗。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具有室外风侧、室内风侧和控制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侧包括依次设置的新风口(16)、新风粗效过滤器(17)、新风阀(18)、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进风口(19)、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通道、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出风口(20)、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2)的空气通道、中效过滤器(21)、送风机(4)以及送风口(6);所述室内风侧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为依次设置的回风口(7)、回风粗效过滤器(9)、第一回风阀(10)、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2)的空气通道、中效过滤器(21)、送风机(4)以及送风口(6);另一路为依次设置的回风口(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具有室外风侧、室内风侧和控制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风侧包括依次设置的新风口(16)、新风粗效过滤器(17)、新风阀(18)、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进风口(19)、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通道、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新风出风口(20)、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2)的空气通道、中效过滤器(21)、送风机(4)以及送风口(6);所述室内风侧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为依次设置的回风口(7)、回风粗效过滤器(9)、第一回风阀(10)、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2)的空气通道、中效过滤器(21)、送风机(4)以及送风口(6);另一路为依次设置的回风口(7)、回风粗效过滤器(9)、第二回风阀(11)、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回风进风口(12)、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回风通道、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的回风出风口(13)、排风阀(14)、排风机(5)以及排风口(15);所述控制侧包括控制模块(22),所述送风机(4)、排风机(5)和三维变结构高效表冷器(2)均与控制模块(22)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型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变结构高效热回收器(1)设有矩阵分布的三维变结构高效换热管(201),各三维变结构高效换热管(201)之间具有间隙,构成供新风流通的新风通道,各三维变结构高效换热管(201)的管腔构成供回风流通的回风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应德朱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