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岩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84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左端贯穿壳体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轴套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筒、限位挡板、固定块、滑槽、滑块、放置板、第一气缸、转轴、伸缩柱、压块和第二气缸,解决了传统的机械零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往往打磨不彻底,打磨效率低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好的方便了使用者进行快速打磨和使用,提高了打磨速度和效果,保证了正常的机械生产制造,降低了经济成本的支出,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打磨是指磨或擦器物表面,使光滑精致,其功能为清除底材表面的毛刺、浮锈、油污、灰尘,清除涂层表面的粗颗粒及其杂质,获得平整表面,对平滑的涂层表面要打磨至一定的粗糙度,增强涂层的附着力,打磨面积和深度视损伤程度而定,按规定应磨到无破损痕迹和老化裂痕为度。目前,我国几乎成为机械生产制造的大国,对机械零部件生产的机械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机械生产制造所用到的打磨设备虽然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打磨方式,但是依然存在打磨不彻底、打磨效率低的情况,结构单一,操作复杂,不方便使用者快速打磨和使用,降低了打磨速度和效果,影响了正常的机械零部件生产制造,增加了工作时间,提高了经济成本的支出,降低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具备打磨彻底,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机械零部件生产用打磨装置往往打磨不彻底,打磨效率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开口(2),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4),所述驱动转轴(4)的左端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轴套(5)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筒(7),所述壳体(1)内壁顶部且对应螺纹套筒(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8),所述螺纹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电机(9),所述螺纹套筒(7)底部且对应打磨电机(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外保护壳(10),所述打磨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打磨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部件生产用高效打磨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侧开设有开口(2),所述壳体(1)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4),所述驱动转轴(4)的左端贯穿壳体(1)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轴套(5)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套筒(7),所述壳体(1)内壁顶部且对应螺纹套筒(7)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8),所述螺纹套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打磨电机(9),所述螺纹套筒(7)底部且对应打磨电机(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外保护壳(10),所述打磨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打磨转轴(11),所述打磨转轴(11)的底端贯穿外保护壳(10)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打磨块(12),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柱(13),四个升降柱(13)的顶端通过固定块(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4)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内部设置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顶部贯穿滑槽(15)且延伸至其外部,两个滑块(16)的顶部通过放置板(17)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壁后侧且对应放置板(17)的中点处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18),所述第一气缸(18)的正面与放置板(17)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7)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放置槽(19),所述放置板(17)顶部且位于放置槽(19)的两侧均通过转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岩
申请(专利权)人:杨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