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64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锻机本体,工作台的右侧设有固定锻压装置,固定锻压装置包括卡箱,卡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卡箱的顶部设置有卡板,传动柱的顶部贯穿至卡箱的外侧并与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传动柱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远离传动柱的一侧与卡箱的内腔滑动连接,卡箱内腔底部设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滑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是第一传动板进行左右移动,实现卡板的升降,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压制,其易于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锻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液态模锻技术是一种既具有铸造特点,又类似模锻的金属成形工艺,它是将一定量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入模具型腔中,在持续机械静压力作用下凝固成形。液态模锻技术可以消除因凝固收缩形成的缩孔,获得晶粒细小均匀、组织致密的高强度零部件。液态模锻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装备、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等领域。随着液态模锻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高性能液态模锻工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模锻压合工作中,对模具或者工件的压制效果不好,压合精度不够高,容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锻机本体,所述工作台的右侧设有固定锻压装置,所述固定锻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锻机本体(3),所述工作台(2)的右侧设有固定锻压装置,所述固定锻压装置包括卡箱(4),所述卡箱(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5)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6),所述卡箱(4)的顶部设置有卡板(7),所述传动柱(6)的顶部贯穿至卡箱(4)的外侧并与卡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远离传动柱(6)的一侧与卡箱(4)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卡箱(4)内腔底部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锻机本体(3),所述工作台(2)的右侧设有固定锻压装置,所述固定锻压装置包括卡箱(4),所述卡箱(4)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5)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柱(6),所述卡箱(4)的顶部设置有卡板(7),所述传动柱(6)的顶部贯穿至卡箱(4)的外侧并与卡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柱(6)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远离传动柱(6)的一侧与卡箱(4)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卡箱(4)内腔底部设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轨(20),所述滑轨(20)设置于卡箱(4)的底端,所述滑轨(20)上滑动设有滑座(9),所述滑座(9)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板(10),所述第一传动板(10)的顶部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11),所述第二传动板(11)的顶部通过第二转轴与传动柱(6)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顶部与卡箱(4)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4)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多个弹簧(14)呈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率模锻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紧垫(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煜程玉成严建文王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思源三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